你知道古代有哪些大学吗?
九思里看古今
2025-05-26 15:37:38
“大学”的概念早在先秦时就已被提及,殷商时称其为“右学”(小学则被称为“左学”),周朝时称其为辟雍和泮(pàn)宫,但先秦的大学制度还没那么完备,直西汉武帝时期的元朔五年的“太学”设立,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五经》作为主要教育课程,才正式开启了以官学教育机构为主导的局面。
太学最初的设立目的,是为了直接服务于朝廷的人才传输,当时的招生数额仅50人,考试优异者即可授予官职。不过随着官方对其教育职能的逐渐重视,太学的招生数量也在不断扩大,据说东汉曾膨胀至三万人……太学后来被历代所延续,即便多次改朝换代,太学的名称却稳固不倒。
国子监的历史没有太学悠久,其前身为国子学,始创于西晋。国子监的出现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保护士族阶级的利益,因为它只招收高级官员子弟,算是贵族学校。后来隋朝设立国子寺,又先后易名为国子学、国子监,国子监之名因此而诞生,并一直延续到清朝(期间也有短暂的易名,如元、明初改为国子学)。
相较于太学,国子学的生源卡得比较严,多以高级官员子弟为主。当然,它还具有教育行政职能,比如唐宋时期中央的国立学校很多,除了太学、国子监、四门学等大学学府之外,还有各类技术性专科学府(算学、律学、书学等),这些皆由国子监管理。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