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k早期农业遗址,巴布亚新几内亚唯一的世界遗产,200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松看过去 2025-08-17 21:23:06

Kuk早期农业遗址,巴布亚新几内亚唯一的世界遗产,200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1是我和当地考古工作站的负责人安德鲁在招牌下合影。

这片遗址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西部高地省的瓦吉谷,距离省会城市哈根山约12.5公里,海拔约1550米,以其长达9000至10000年的湿地农业证据而闻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发展农业的地区之一,展示了人类从狩猎采集向农业社会的重大技术飞跃。

当地的可考历史大约始于1914年,卡维尔卡人的祖先在战争中被赶出Kuk地区,撤退到塞皮克-瓦吉分水岭,向蒂普卡部落寻求庇护。那时候整个高地的情况还不为世界所知,欧洲人以为新几内亚高地是无人的山脉,直到1933年,外界才发现高地有大量人口,这次接触在整个人类学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重要发现。

在高地开始现代化开拓的早期,Kuk地区有很多没有耕种的废地,于是在50年代末,澳洲政府买下了Kuk地区大片沼泽地,排水后用于修建茶园和咖啡园。在此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大量古代农业文物,也吸引了考古学家的注意。1966年,澳洲国立大学的考古学者前来考察,发现了2000年前的遗迹和文物。很显然,这片沼泽保留了很多新几内亚的历史信息,于是从1969年开始系统性发掘。图2是1977年对于遗址的航拍,后来都回填了。现在原址还有农耕活动,殖民者到来之后,部落仇杀被遏制,卡维尔卡人得以回到Kuk继续耕种,但是有严格的限制,以保护考古遗址的完整性。图3是2015年建成的Kuk世界遗产中心,一个老太太在唱卡维尔卡的传统歌曲。图4是世界遗产核心区的边界,桥里面就是文物丰富的世界遗产保护区。图5和9是图2的挖掘区原址,最早的遗址甚至在15-20米深的地下。

Kuk遗址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保存了早期农业的证据,包括复杂的排水系统、种植结构以及作物栽培的考古遗迹,特别是在香蕉、芋头和甘蔗等作物的种植方面。Kuk遗址所在的瓦吉谷盆地原为湖泊盆地,后被冲积扇填充形成沼泽地。Kuk溪流经该区域,大约一万年前的早期居民通过修建渠道管理水流,将沼泽地改造为适合农业的人工草原,加之满地肥沃的黑色火山土壤,为早期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考古人员在Kuk发现了大量香蕉的植硅体,年代约为

6950至6550年前,这表明其为有意种植而非自然生长。植硅体是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溶解于土壤中的硅酸后,在细胞壁或细胞间隙中沉积形成的微小硅质结构(主要是二氧化硅,SiO₂)。这些结构在植物死亡并分解后能够长期保存于土壤中,因其耐腐蚀和化学稳定性,成为考古学和古植物学研究的重要证据。考古人员还在Kuk遗址发现了约10000年前的芋头植硅体和淀粉粒,表明芋头是当地最早被驯化的作物之一。芋头是湿地农作物,遗址中的远古排水沟渠系统与芋头湿地种植需求高度吻合。甘蔗也起源于这里,Kuk遗址的植硅体和土壤分析显示甘蔗栽培可以追溯至约8000年前,应该是本地驯化的经济作物。新几内亚的甘蔗传播至东南亚后,成为全球糖业的基础。此外这里还有7000年前的大薯和5000年前的槟榔。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新几内亚高地早期农业社会的复杂性,也为研究全球农业起源提供了重要视角。新几内亚高地从此被列为和中国及两河流域同等地位的人类农业起源地。

新几内亚高地的农业让当地人抵挡住了来自中国南方的南岛语族农民移民,公元前1500年左右,南岛语族的大扩张到达巴布亚新几内亚。在南岛语族到来之前,印度尼西亚的大部分地区只有稀少的甚至连磨制石器都没有的D单倍系狩猎采集族群,于是被杀光取代。相比之下,新几内亚高原地区以芋头香蕉甘蔗为基础的粮食生产已有几千年之久。新几内亚高原地区养活了世界上最稠密的石器时代的人口,O单倍系的南岛语族在与那些D单倍系的高地新几内亚农民的竞争中几乎没有任何优势,于是新几内亚高地农民把远古的美拉尼西亚基因遗传到了今天。

两大民族的史前碰撞,极大的影响了全球农业格局。会航海的南岛人,把香蕉、芋头、甘蔗、大薯都带到了亚洲,丰富了人们的食物,而南岛人从中国引进的鸡和猪也成了新几内亚高地的牲畜,等大航海时代到临后,甚至连红薯也进入了新几内亚高地,以其高营养和好种植取代了传统的湿地芋头种植,这也是为什么Kuk地区以前有很多废田的原因。

普通游客来巴布亚新几内亚,只是想看看高地部落独特的文化风情。但我心心念念的,就是要来Kuk遗址这片至今仍在使用的万年农田,致敬一下浩瀚的历史和人类的文明。

谢田的环球足迹

0 阅读:2
平松看过去

平松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