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突然消失,中央先后找寻多次都没有查到他们的下落。直到67年后,才从贵州一个村子里的老人口中,得到线索!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段故事,这支红军部队为什么不去找大部队会合,甘心地留在大山中呢?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中华网军事 2023年12月30日关于“34年红52团集体失踪,中央调查多年无果,67年后真相揭开令人泪目”的报道) 1934年10月,由于此前情报错误等多方因素,九千多名战士陷入不利境地。如果不能及时突围,后果不敢想象,损失会很严重。 为了大部队能顺利突围,红六军决定派出红52团800人承担断后任务,龙云战士主动担当领队任务。 他们何尝不知任务艰巨,对方军火和人数是自己的多倍,大家都有了牺牲的准备。 但最后却没了消息,红军52团自此离奇失踪,中央多年无法寻获下落,直到70年后,一个外地人无意中来到贵州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发现村民们有一种奇特的祭祀习俗。 每逢重大节日,他们不是祭拜祖先或庙宇,反而前往祭拜一座荒山。出于好奇,他进一步调查,从村里老人的口中终于揭开了这段红军悲壮历史的真相。 原来,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中,红军52团为掩护大部队撤离,不得不孤军奋战。他们最终被敌人远超己数倍的军队包围在一座名为"困牛山"的荒山之上。 敌军下令,以无辜百姓做人肉挡箭,红军战士们为了不伤及平民,最终放弃反抗。 绝境之中,52团团长田海清命令师长龙云逃脱,自己则率领一百余人力战敌军,争取时间。 虽有几名神枪手击毙了一些藏于平民后的敌军,但仍无济于事。看到形势已去,田海清带领重伤员们宁为玉碎,高呼口号,纷纷跳崖自尽,绝不当俘虏。 目睹这一幕的村民们无不潸然泪下。全村人自发收殓烈士遗体,有幸未亡的残疾小战士也就此在村落定居。 逃脱的龙云师长不久也被捕,在国民党"反省院"遭残酷刑讯四个月,至1936年2月因伤重不治而殉难。 直至70年后,红军这段壮烈历史才为中共中央所知,石阡县为烈士立碑纪念,已高龄的老红军上将亲自为碑题写"囚牛岭之役烈士"。 这支英勇的红军部队,为保护贵州平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的悲壮故事终于被后人铭记。村民们的祭山习俗,正是向这些可歌可泣的先烈致敬。 每年的祭祀日,村民们会整理墓冢,摆放鲜花和供品。晚上,他们围坐在山下,烧起篝火,讲述红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 年轻一代通过这种方式,代代相传英雄们的丰功伟绩。小村虽偏僻,却凝聚着血与火的记忆。 每一个平凡的村民,似乎都能从祖辈口中感受到那群可亲可敬的红军战士的形象,他们勇猛顽强、赤胆忠心、把人民利益置于个人生死之上。 有人说还好发现这个村落的祭祀习俗,不然,恐怕红军52团的英雄事迹就永远被世人遗忘了。 正所谓"碑立丘墟草未除,英雄无闻儿佣悲"。幸亏有这群质朴的村民,代代相传着这段不朽的历史,才让失落在时空漩涡中的英烈们重新卷土重来。 午夜时分,从望夫石上远望,松垮的土墙背后是一群人在祭坛跪拜,袅袅的祭火腾腾飞扬,无数英灵的魂魄仿佛就在这高高的山巅空中徘徊不去。 在这里,每一个日夜都是英雄们永恒的存在,永不磨灭的丰功伟绩将被子孙后代永远铭记和传扬下去。
1934年,800名红军在贵州突然消失,中央先后找寻多次都没有查到他们的下落。直
俊哲看谈历史
2025-08-18 23:26: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