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不买了,印尼不买了,泰国也不买了,怎么歼-10C实战表现越猛,买家反而越少呢? 歼 - 10C 这几年在国际舞台上露了不少脸。巴基斯坦装备后,多次参与联合军演,面对西方先进战机也没落下风。可奇怪的是,眼看实战表现越来越亮眼,之前传出意向的埃及、印尼、泰国,却都没了下文。 国际军贸市场早就不是单纯看性能的地方。现在的买家,选战机时首先想的不是 “哪款最能打”,而是 “哪款最适合自己”。 埃及空军就是个典型例子。它手里的主力战机,一半是美国的 F-16,另一半是俄罗斯的米格 - 29。这两款战机用了几十年,从飞行员培训到零部件供应,再到维修保养的技师团队,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要是换成歼 - 10C,意味着所有环节都得推倒重来。 光是培训一批能熟练操作歼 - 10C 航电系统的飞行员,就得花两三年时间。地面维护的工具、软件、甚至备用发动机的储存标准,都得跟着换。埃及的国防预算就那么多,不可能为了换一款新战机,把原本能用的体系全废掉。 印尼这个国家岛屿多,空军需要的是能长时间巡逻、载弹量又大的战机。歼 - 10C 是单发战机,虽然机动性不错,但在持续海上巡逻时,很多印尼军方人士还是更信任双发战机的可靠性。他们现在装备的 F-16 和苏 - 30,刚好能满足这种需求。 印尼国防部去年的报告里就提到,未来五年的重点是给现有战机换雷达和导弹,而不是买新机型。歼 - 10C 再好,也没能让他们改变这个计划。 几年前,泰国确实考察过歼 - 10C,甚至派了军官去巴基斯坦体验。可最后还是选择从美国买二手的 F-16V。他们觉得买二手 F-16V 的钱,比买新的歼 - 10C 便宜三成。对泰国这种国防预算不算充裕的国家来说,性价比往往更有吸引力。 其实,很多国家买战机,不只是军事决策,更是外交表态。埃及和美国的关系虽然时有波动,但每年仍能从美国拿到不少军事援助,而且这些援助往往和军购挂钩。 印尼这几年想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军购上也尽量两边不靠。它既买了俄罗斯的苏 - 35,也从美国买了无人机,唯独对可能引起某一方不满的大宗装备采购,格外谨慎。 歼 - 10C 作为中国近年来主推的出口机型,难免会被贴上 “中国标签”,这让一些想保持中立的国家不得不三思。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战机的 “实战口碑” 积累。美俄的战机卖得好,不光是因为性能,更因为有几十年的实战记录。F-16 打过海湾战争,米格 - 29 在叙利亚出过力,这些实打实的战场表现,让买家心里有底。 歼 - 10C 虽然在演习中表现出色,但毕竟没经历过真正的战争。巴基斯坦用它执行过边境巡逻任务,可这种低强度任务,还不足以让其他国家彻底放心。 而且歼 - 10C出口时间太短,从 2019 年才开始推向国际市场,满打满算也就五年时间。而 F-16 已经卖了 40 多年,全球有 30 多个国家在用。这种长期积累的市场认可度,不是靠几次演习表现就能赶上的。 很多国家的军购流程特别长,从考察到签约,往往要五到八年。歼 - 10C 现在还处于 “让市场认识” 的阶段,真正的订单可能还需要时间沉淀。巴基斯坦是第一个买家,它的使用体验会被其他国家密切关注。只要巴基斯坦用得好,后续订单说不定会慢慢多起来。 但去年有消息说,伊朗对歼 - 10C 表现出兴趣,两国已经进行了多轮谈判。伊朗长期受西方制裁,很难买到美欧战机,而歼 - 10C 的性能和价格,刚好符合它的需求。 还有一些非洲国家,比如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也在考察歼 - 10C。这些国家之前没形成固定的战机体系,换装备的成本相对较低,反而可能成为歼 - 10C 的突破口。 总的来说,歼 - 10C 面临的不是性能问题,而是国际军贸市场的复杂生态。它的实战表现越猛,只能说明自身实力过硬,但要让更多国家掏出真金白银购买,还需要时间、时机和一点点运气。毕竟,在国际军售这个江湖里,从来不是 “酒香不怕巷子深”。 参考信息源:
埃及不买了,印尼不买了,泰国也不买了,怎么歼-10C实战表现越猛,买家反而越少呢
笑对人生风雨路
2025-08-19 01:05: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