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印度突然宣布了! 8月18日,印度商工部8月16日正式拍板,宣布对进口的合金和非合金扁钢制品加征保障税!具体来说,未来三年,进口到印度的这类钢材要多交税了,第一年多交12%,第二年11.5%,第三年11%。 8月18日,印度商工部正式落锤:即日起三年内,对进口合金与非合金扁钢制品分别加征12%、11.5%、11%的保障措施税。 这一时间精确、梯度递降的税率设计,绝非简单的贸易保护应激反应,而是印度精心布局的“以税促产”战略信号——意图用关税之盾,强行撬动国内钢铁产能的替代升级。 钢铁雄心:关税盾牌背后的国家战略齿轮。莫迪政府“自力更生的印度”(Atmanirbhar Bharat)战略在钢铁领域找到了锚点。 作为基建与制造业的“脊梁”,钢铁自给率直接牵动印度大国制造梦的神经。2022年印度粗钢产量虽高居全球第二,但产能利用率仅徘徊在75%左右。 一面是本土产能闲置,一面是进口钢材(尤其高端品种)持续涌入——这刺痛了印度产业自主的敏感神经。 本次关税的“三年阶梯递减”设计堪称政策艺术: 第一年高达12%的税率如同强效“镇痛剂”,为本土钢厂清理库存、回笼资金争取喘息窗口; 后续逐年温和下调,则巧妙形成“断奶倒逼”机制,鞭策企业必须在此期间提升效率、突破技术瓶颈。 其本质是以时间换空间,用政策压强催化本土产能的蜕变。 全球链震:关税涟漪下的秩序重构压力。印度此次出手,恰逢全球钢铁市场“多事之秋”。 俄乌冲突持续扭曲供应链,多国经济刺激计划催生基建钢材需求,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也正处于产能结构优化与出口政策调整的敏感窗口。 印度骤然加税,短期内必然加剧国际钢材贸易流向的波动与博弈。 更深远的忧虑在于“示范效应”蔓延。近年来,美欧等国高举“产业链安全”大旗,各类产业补贴与贸易壁垒政策层出不穷。 印度作为新兴大国加入“规则重塑者”阵营,可能诱发更多发展中国家效仿其“关税护城河”策略。 WTO多边贸易体系本就风雨飘摇,此类单边保障措施的扩散恐将进一步侵蚀其根基,让全球钢铁贸易陷入“碎片化”险境。 中国启示:破壁之道在于锻造不可替代性。 短期看,印度市场门槛陡增对中国部分钢企构成直接挑战。但辩证观之,危机中亦蕴藏转型推力。 中国钢铁业当跳出“价格战”内卷,加速向产业链上游高附加值产品(如尖端汽车板、高端电工钢、特种合金材料)跃迁——这些正是印度本土产能短期内难以覆盖的“技术高地”。 更深层的破局点,在于将“产品输出”升维为“产能合作”。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绿色冶炼技术(如氢基炼钢)和智能化工厂解决方案。 若能以技术入股、合资建厂等模式嵌入印度本土化进程,不仅能绕过关税壁垒,更能实现中印钢铁产业链的“优势嵌合”。 这种基于技术外溢的共生模式,远比单纯的贸易对抗更具可持续性和战略价值。 印度这面三年关税盾牌,既是本土钢铁产能的“急救舱”,也是投向全球贸易秩序的一颗深水炸弹。 当三年税盾最终撤下之时,印度钢厂真能如政策设计者所愿,蜕变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钢铁雄狮”吗?还是会在保护伞消失后,暴露出仍未痊愈的产业“内伤”? 全球钢铁贸易的脆弱平衡,又能否承受更多国家效仿“印度方案”所带来的系统性冲击?
就在刚刚 印度突然宣布了! 8月18日,印度商工部8月16日正式拍板,宣布对进口
全球秒报君
2025-08-19 13:00:57
0
阅读:241
一阵风
🀄️国还想要去印度试水吗?还显得骗🉐️不够吗?
用户41xxx16
多亏了那个什么国企把技术带过去,人家饭后就加了关税
用户10xxx20
让他们自己玩自己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