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三朝帝王的妃嫔,美貌绝伦,出身权贵,从北魏入宫到北齐称太妃,一路荣华,却步步危机。而他,是刚登基不久的皇帝,嗜酒荒淫,喜怒无常。在那一个深夜,宫门紧闭,醉意迷人,权力的欲望与美色的诱惑撞到了一起。 尔朱英娥出身赫赫有名的尔朱氏,是尔朱荣的侄女。尔朱荣是北魏末年最大的权臣之一,权倾朝野,甚至能废立皇帝。她从小就在这种政治家族的阴影下成长,懂规则、识人情,也明白,女人要生存,得靠美貌,更得靠头脑。 她先被选为北魏孝明帝的妃子,那时她还只是一个少女。宫中规矩森严,后宫斗争激烈,但她凭借出众姿容脱颖而出,一度受到宠爱。可是风云突变,孝明帝被胡太后毒死,尔朱英娥也被逐出宫廷,改为尼姑。 可她并没真正远离权力中心。很快,被重新召回,被尔朱荣安排嫁给新皇帝孝庄帝元子攸,摇身一变,成为“二朝皇妃”。这是一次政治联姻,她并无选择,但她懂得在变局中保存自我。 不久,尔朱荣被高欢击败,元子攸也被废黜,她再度失宠。命运再转,她第三次被选入后宫,这次成为权臣高欢的妾室,被册封为彭城太妃。她的人生轨迹,和北魏政权一样,不断重组、坍塌、再聚。 在宫中,她极有分寸,不争宠,不言政,保持着“前朝余风”的尊贵与矜持。但这份清醒,也注定她与那个“新皇帝”高洋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裂痕。 高洋是高欢之子,自幼骄纵,继位后愈发荒诞。他喜好饮酒,嗜杀成性,行事毫无底线。加上自幼对父亲身边女子充满欲望与占有欲,尔朱英娥那份沉静、端庄、矜贵,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挑衅。 某个深夜,宫中寂静。他饮得酩酊大醉,却突然命人打开尔朱英娥的寝宫。护宫太监一时不敢阻拦,只能放行。高洋踏入时,带着酒意和压抑许久的兽性。他已不是来探望旧人,而是赤裸裸地想征服。 对他而言,尔朱英娥是“父妃”,是曾经伺候过几位帝王的“剩女”,也是他父王未曾征服的“遗产”。他强行接近,语气轻蔑,企图用权力与羞辱逼迫她屈服。 然而,尔朱英娥不是普通宫女。她的血脉与家教,使她即便身处险境,仍能保持最后的体面。她怒不可遏,冷眼相迎。这种冷静反应,比尖叫更让高洋愤怒。他感受不到臣服,于是暴怒失控。 那一夜,她再也没有走出自己的寝宫。高洋离开时,带走了最后的温情,也让尔朱英娥的名字,永远钉在了北齐暴政的耻辱柱上。 消息很快传遍宫廷。大臣震惊,无人敢言。尔朱氏残部虽在地方仍有影响力,但在北齐宫廷中早已无实权,她的死,不会引发动荡。更让人悲哀的是,她死后没有封谥,没有哀荣,仅留下一句“彭城太妃卒”。 高洋也未因此收敛。他越来越频繁地沉溺酒色,偶尔半夜将宫女当猪杀,又或把大臣绑上柱子当箭靶。他病态的施虐狂几近疯狂,尔朱英娥只是他众多牺牲品中的一个,只不过因为她的身份,这场暴行更具标志性。 在尔朱英娥死后不久,北齐宫廷便陷入连年内斗,太子争权、后宫宫变接踵而至。高洋最终因“疯疾”死去,他的短命统治,成为北齐衰败的起点。 她的死是旧世界的覆灭。她的拒绝,是一种姿态,一种尊严。但这份尊严,在那个时代,并不值钱。她死后再无波澜,而北齐这个政权,也在短短几十年后土崩瓦解。 纵观她一生,从入宫到被逐、再被召回,从帝王宠妃到父妃身份,从万人之上到一命呜呼。每一段都被男人的权力裹挟,每一步都写满无奈。 后人说她“烈而不屈”,可在那个年代,这种“烈”也不过是皇权的一道擦痕,很快就被岁月磨平。她死了,北齐也走向衰败。她没能改变历史,却成为它最真实的一行注脚。
1701年,不谙世事的高氏被47岁康熙一连宠幸7天。这一晚,康熙又翻了她的绿头牌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