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死后,齐王刘肥进宫撞见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下跪高呼:“娘,最近身体可好?” 公元前193年冬,长安未央宫里,齐王刘肥,这位坐拥七十三城的汉初第一大诸侯王,正走在宫道上。 此行,他奉诏入京,名为朝觐新君、探视太后,实则步步惊心。 因为两年前,高祖刘邦驾崩,惠帝刘盈继位,此时的权利全都他母亲吕后之手。 此时喊他回宫,绝对不对劲! 这位以铁腕和狠辣著称的太后,已用“人彘”酷刑虐杀戚夫人,以毒酒鸩杀赵王刘如意。 作为刘邦庶长子,手握重兵、坐镇膏腴之地齐国的刘肥,成为吕后的心头大患。 这次回去,就是名为“家宴”的鸿门宴。 刘肥,刘邦的长子,他的母亲曹氏是刘邦没称帝前在沛县的情人。 他生于刘邦尚未发迹之时,长于市井之间,亲历过底层艰辛。 刘邦称帝后,虽嫡庶有别,但对这位长子颇为厚待,封为齐王,定都临淄,统辖胶东、胶西、临淄、济北、博阳、城阳、琅邪七郡七十三城,疆域辽阔,物阜民丰,为汉初诸侯国之首。 刘邦甚至派心腹重臣、开国功臣曹参为齐国相,辅佐刘肥治理,足见器重。 然而,这份厚爱在刘邦死后,成了针对自己的一把剑。 但是,不去也得去。 家宴设在椒房殿偏殿,吕后坐主位。 惠帝刘盈与刘肥自幼相识,有兄弟情谊,见兄长到来,欣喜的不顾礼仪,执意将刘肥拉至自己身旁坐下,热情招呼。 刘盈的真诚让刘肥心头一暖,却也让他更加警惕。 因为,此时的吕后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席间,吕后故意问道“齐国疆域之广,七十三城“比天子辖地也少不了多少”?” 酒过三巡,吕后示意侍女端上两杯酒,置于刘肥面前。 按照礼节,刘肥应起身向太后敬酒,饮下一杯。 然而,那两杯酒,在刘肥眼中却如同催命符。 他瞬间想起赵王刘如意。那个同样被吕后赐酒毒死的少年。 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他强作镇定,起身端起一杯。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旁的刘盈竟也起身端起了另一杯酒! 吕后脸色骤变,猛地打翻了刘盈手中的酒杯! 他立刻明白,这酒中必有剧毒! 趁着混乱,他迅速将手中酒杯的酒液倾倒在地,佯装饮尽。 随后,刘盈重新取酒,与刘肥对饮。 吕后虽怒,却无法再公然下毒,只能眼睁睁看着兄弟二人“畅饮”。 刘肥也装作继续高兴的样子,但是心中早就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 宴后,惊魂未定的刘肥回到长安居所,彻夜难眠。 他急召随行的齐国心腹内史士商议对策。 内史士深知吕后秉性,但提及“吕后虽冷酷无情,却对亲生儿女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视若珍宝。” 他献上一计:“割肉饲虎,屈膝求生”。 说白了就是让他主动献出最富庶的城阳郡,作为鲁元公主的私人封地,以此示弱,表明自己绝无野心。 更关键且更屈辱的一步是“尊称自己的亲妹妹鲁元公主为“王太后”!” 此举意味着刘肥在名分上自降一辈,将妹妹奉为母辈,彻底消解吕后对“长兄”身份的忌惮。 刘肥闻此计,觉得实在是太过屈辱! 献地尚可忍痛割舍,但认妹为母,实乃奇耻大辱,悖逆人伦! 然而,内史士直言不讳:“大王今为鱼肉,吕后为刀俎。欲求生路,唯此一途。” 刘肥环顾四周,想起刘如意惨状,权衡再三,最终,他含泪点头,命人连夜起草奏章。 数日后,刘肥再次入宫。 行至宫苑深处,恰遇鲁元公主。 时机已至,刘肥心一横,疾步上前,在众目睽睽之下,“扑通”一声跪倒在鲁元公主面前,伏地叩首,口中高呼:“娘!孩儿给您请安,近日身体可好?”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 鲁元公主惊愕万分,连忙搀扶:“兄长!您这是做什么?莫不是认错了人?” 刘肥却不起身,继续以臣子之礼:“母亲在上,儿子不敢有误。儿子已上奏太后,愿将齐国城阳郡献予母亲,作为汤沐邑。从今往后,儿子愿尊母亲为‘王太后’,侍奉如母,惟愿母亲福寿安康!” 鲁元公主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和称谓震得目瞪口呆。 这一消息迅速传入吕后耳中。 太后先是一愣,随即成为了一丝笑意。 她对左右言道:“齐王,是个聪明人。” 这一跪,这一声“娘”,让吕后彻底放下了杀心。 不久,吕后在宫中再次设宴款待刘肥,气氛已截然不同。 席间谈笑风生,仿佛前嫌尽释。 刘肥强颜欢笑,宴后不久,吕后终于下旨,允准齐王刘肥返回封国。 当刘肥的车行到长安城外,他终于长呼一口气。 他以七十三城中最肥沃的一块土地和身为诸侯王的全部尊严为代价,赌赢了自己的性命。 四年后,刘肥在齐国安然病逝,得以善终。 他的儿子刘襄顺利继承齐王之位,吕后并未阻拦。 在绝对权力的碾压下,生存有时需要付出尊严的代价,而真正的智者,懂得以最卑微的姿态,为自己赢得喘息之机。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客户端——帝国第一女主:你只知她的毒辣,不知她的仁慈)
刘邦晚年时,其实最想除掉的人就是老婆吕雉,可又杀不了,背后原因很复杂。弥留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