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血战1260多天,现在要硬生生的,把西方几十国联军打进了乌克兰,赢了还是输了!支持乌克兰联盟已经宣布,俄乌停火以后。支持乌克兰联盟将全面向乌克兰出兵。 俄军 2022 年挥师南下时,明确将 “去军事化”“去纳粹化” 和阻止北约东扩列为核心诉求。历经三年苦战,俄军确凿无疑地掌控了乌东的大片土地,乃至于2025年6月宣称完全占据卢甘斯克。但战场之外的博弈却朝着相反方向发展。 支持乌克兰的联盟不但承诺停火后向乌派遣地面部队,还打算重建其海、空军,甚至欲给予乌克兰一个类似北约第5条的安全承诺。这意味着即便乌克兰不正式加入北约,西方军事力量也将堂而皇之地驻扎在俄乌边境,俄罗斯最担心的 “家门口驻军” 问题反而以更直接的方式实现了。 再看西方的战略算计。美国在特朗普政府推动下,正试图用 “类北约第 5 条” 保障替代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诉求。这种方案既安抚了乌克兰对安全的渴望,又避免了与俄罗斯直接对抗。 在英法的引领下,欧洲国家重新开启派兵事宜的商讨,甚至将派遣军事承包商或技术人员赴乌纳入考虑范畴。德国承诺助力乌克兰购置“爱国者”防空系统,欧盟援助累计超百亿欧元。 这些举措皆是在为停火后的军事存在进行铺垫。俄罗斯原本想通过战争阻止的事情,反而在停火谈判中加速实现,这算不算战略上的失败? 经济账同样耐人寻味。俄罗斯虽然通过战时经济维持了稳定,2023 年 GDP 增长 3.6% 甚至超过部分欧洲国家,但西方制裁的长期影响正在显现。欧盟对俄能源依赖度下降,俄罗斯能源收入锐减,而乌克兰却通过重建计划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 德国总理默茨承诺购买 “爱国者” 系统,芬兰、荷兰设立专项基金,这些钱最终都会转化为乌克兰的军事能力。更讽刺的是,美国借冲突大发横财,2023 年经济增速超 2%,欧洲却因能源危机陷入衰退,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让俄罗斯的战争红利正在被稀释。 国际博弈的天平也在倾斜。美国企图从俄乌冲突中抽身,转而聚焦印太战略,这致使欧洲在援助乌克兰之事上面临的压力陡然增加。北约峰会对乌克兰加入北约避而不谈,特朗普甚至直言泽连斯基无法收回克里米亚。 这种态度的转变,表面上似乎削减了对乌方的支持,然而实际上却为西方军事介入开启了新的契机。英国首相斯塔默明晰地宣称,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一进程具有不可逆转性,而欧洲安全部队的部署计划也正在筹划之中。俄罗斯原本想通过战争孤立乌克兰,结果却让西方找到了更隐蔽的介入方式。 战场上的拉锯战同样反映出问题。俄军虽控制卢甘斯克,但乌克兰在西方援助下,正从苏式军队转向北约化,F-16 战机、“海王星” 反舰导弹等装备的列装,让乌军战斗力大幅提升。 2025 年 7 月,乌军甚至在库尔斯克地区控制部分俄领土,这种你来我往的胶着状态,让俄罗斯难以实现彻底胜利。更关键的是,西方对乌援助从防御性武器转向进攻性装备,ATACMS 战术导弹的使用,让乌克兰具备了打击俄境内目标的能力。这种火力升级,让俄罗斯的本土安全也受到威胁。 或许有人会说,俄罗斯至少保住了克里米亚和乌东部分领土。但问题在于,这些领土的控制需要长期投入资源,而西方对乌援助却能持续造血。 乌克兰重建国际会议达成 200 多项协议,超百亿欧元资金将用于基础设施和国防工业,这种投入规模远超俄罗斯的承受能力。更致命的是,西方通过安全保障和军事存在,正在构建对俄的长期威慑,俄罗斯原本想通过战争消除的安全威胁,反而以更复杂的形式长期存在。 这场持续三年多的战争,俄罗斯确实在战场上取得了部分胜利,但战略目标却在停火谈判中逐渐崩塌。西方用 “类北约第 5 条” 绕过俄罗斯的红线,用军事援助重塑乌克兰的国防体系,用经济制裁消耗俄罗斯的战争潜力。 当俄罗斯在战场上拼杀时,西方正在棋盘外落子布局。最终的结局可能是:俄罗斯赢得了战役,却输掉了战略主动权;乌克兰失去了领土,却获得了更稳固的安全保障。这场战争的输赢,或许要等到停火后的十年才能真正看清。你觉得俄罗斯是赢了还是输了?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就在刚刚美国和乌克兰正式宣布了美国和乌克兰总统在白宫会谈称,美国对乌克兰支持
【31评论】【5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