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22日,解放军攻入新保安, 35军军长郭景云很顽固,掏出手枪连开两枪,一枪把副军长王雷震的军帽打了个枪眼,第二枪打向了自己。 辽沈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陷入 “东北已失、西北重创、徐州危急、华北孤困” 的境地。 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制定了 “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变” 的作战计划。 华北国军陆续放弃外围据点,收缩兵力,将主力部署在滦县至柴沟堡铁路沿线,摆成长蛇阵,企图凭借这一布局固守华北,同时伺机西撤或南逃。 11月29日,解放军第三兵团向张家口外围发起突然进攻,这一行动让傅作义中计,他急令王牌部队、“绥远系”头号主力35军驰援张家口。 12月5日,傅作义得知密云失守的消息,顿时惊慌失措,紧急命令35军返回北平。 军长郭景云接到命令后,带着35军军部直属及两个主力师(另有一师在北平),乘坐四百多辆美式大卡车,浩浩荡荡地踏上东返之路。 6日,解放军2兵团4纵队12旅接到一项艰巨任务: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堵住35军,为大部队赶到争取时间。 当时情况万分紧急,35军距离新保安二十多里,要是让他们顺利通过新保安,解放军再想围歼就难上加难了。 12旅旅长曾保堂临危受命,带领部队在鸡鸣驿附近果断向35军的前锋开火。 一向骄横跋扈的郭景云,根本没把这突如其来的阻击放在眼里,他狂妄地说:“平时想打他们,老见不到人,这回可要好好打他们一下。” 当夜,骄横的郭景云没有选择连夜东进,而是下令部队休息。 在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中,12旅的战士们在一夜之间构筑起3道阻击阵地,在第二天硬生生顶住了35的猛烈进攻,为主力部队赶到争取了宝贵的一天两夜时间。 与此同时,华北军区第2兵团主力部队不顾严寒和疲劳,以急行军的速度向新保安地区赶来。 12月8日,解放军大部队终于赶到新保安城外,成功完成对35军的包围,将其困在了这座小小的城池里。 被围在新保安的郭景云,在组织突围时尽显指挥失误。第一次突围,他只派手下101师的一个团打先锋,其余部队随后跟进,似乎天真地认为靠这一个团就能冲破解放军的包围圈,顺利打回北平。结果可想而知,这次突围行动很快失败。 但郭景云并不甘心,紧接着组织第二次突围,这次派出2个团打头阵,可依然没能突破解放军的防线。 此时的郭景云开始慌神,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于是决定孤注一掷,以1个师加2个团一齐发动突围。 然而,此时的解放军早已严阵以待,经过几天的围困和准备,防线更加稳固。35军的这次全力突围,被解放军挡了回去。 随着时间推移,郭景云的部队被围得越来越紧,城内物资逐渐匮乏,士兵们饥寒交迫,又看不到突围希望,早已军心涣散、斗志全无。 而解放军这边,完成包围后士气高涨,随时准备对新保安发起总攻。 但就在这时,上级下达了 “围而不打” 的命令。原来,这是为了将傅作义牢牢抑留在平津地区,为后续战役部署争取更大的战略优势。 此后,35军的处境愈发艰难。城外,解放军不断加强包围圈,构筑多道阻击阵地防止突围,同时采取立标语牌、打宣传弹、散发传单、喊话、送信、发放通行证等多种手段,对城内守军展开宣传和策反活动。 城内,天寒地冻,物资短缺,35军官兵饥寒交迫,又看不到突围希望,军心涣散、斗志削减。 12月21日 14时,解放军对新保安外围发起攻击。经过一夜激战,基本扫清新保安外围据点,将包围圈进一步缩小。 22日7时,随着绿色信号弹划破长空,解放军集中兵力、火力对新保安发起总攻。 经过1小时的猛烈炮击,终于打开城墙缺口。随后,第3、第4、第8纵队主力迅速突入城内,与守军展开激烈巷战。 在激烈的战斗中,郭景云躲在作为临时指挥部的钟鼓楼内,试图组织最后的抵抗。 然而,一切都已无济于事。看着城池已破,全军即将被歼,郭景云陷入极度绝望之中。他掏出自己的配枪,先是朝着身边的副军长王雷震开了一枪,这一枪打在王雷震的军帽上,留下一个枪眼。 王雷震惊恐万分,不明白郭景云为何突然对自己开枪,此时也无暇多想,只能赶紧躲避。 紧接着,郭景云面朝北平的方向,高声喊道:“总司令,我郭景云对不起你!” 随后,郭景云将枪口对准自己,扣动扳机。随着郭景云的自杀,35军彻底覆灭,新保安之战以解放军的全面胜利告终。 得知起家部队35军覆灭,爱将郭景云自戕的傅作义,呆坐在司令部,良久无语。
此人军衔不好评,元帅、大将都可能,他说:苏联同职务是元帅“1955年3月15日
【4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