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其实很懂什么叫“见人下菜”。 为了区别中国跟西方,卢旺达的“双轨制”,可真是把欧美国家治得不轻! 卢旺达的“政治双轨制”设计精巧,实权在握的政府部门专门对接中国,谈的都是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合作、农业技术转让这些实实在在的项目。 另一方面,卢旺达又设立了一个几乎没有实权的“国民议会”,成员中女性比例较高,还包括各种政治正确的少数群体。 这个议会专门负责应对欧美国家,大谈特谈民族和解、LGBT权益和环境保护这些欧美政客喜闻乐见的话题。 卢旺达政府深知欧美政客只关心表面文章,对于卢旺达底层的真实情况并不真正感兴趣,所以就投其所好,专门安排了一套符合欧美口味的班子。 卢旺达高层知道,西方没有能力也不想帮助卢旺达真正强大,但却有一万种方法让卢旺达倒下。 因此卢旺达为欧美国家准备了一套“政治正确”的大餐,国民议会天天争吵欧美关心的话题,甚至还经常邀请西方国家的专业人士来做报告,哄得西方人兴奋不已。 这种方法极其有效,就在其他非洲国家因为不符合西方民主标准而受到批评时,卢旺达却因为其在多元文化和政治正确方面的“努力”而获得欧美国家的赞誉。 在国际移民问题上,卢旺达也展现出精明的一面,2025年8月,卢旺达政府证实已与美国达成一项移民安置协议,计划最多接收250名从美国被驱逐的移民。 这项协议于2025年6月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签署,美国已提交首批10名移民名单等待卢方审查批准。 根据协议,卢旺达有权对每名拟安置人员进行单独评估,获准入境者将获得职业培训、医疗保障及住房支持。 虽然卢旺达政府发言人约兰德·马科洛表示,国家同意接收移民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因为“几乎每个卢旺达家庭都曾经历流离失所的痛苦”。 但据透露,美国为了与卢旺达达成这项协议,承诺将提供一笔不菲的资金支持。 可实际上,这个“希望旅馆”项目,原本是为了接收英国移民而建,但由于法律问题最终未能成行。 如今,美国捡了个便宜,而卢旺达则一套设施赚了两份钱——英国的钱不退,美国的钱照收。 而面对中国,卢旺达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那就是绝对坦诚,因为卢旺达高层清楚,与中国合作,卢旺达获取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5年1月22日,中国驻卢旺达大使王雪坤与卢财政和经济计划部部长优素福·穆朗瓦签署了《中卢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卢旺达吉赛克灌溉项目的政府间框架协议。 这个灌溉项目对卢旺达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对卢旺达的援助不是简单的资金输送,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 从基鲁公路、鲁奔迪稻区开发、马叙赛水泥厂,到国家体育场、基本戈医院、外交部办公楼,中国援建的项目遍布卢旺达。 2013年7月1日,中国给予卢旺达95%的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第二年又将免关税范围扩大到97%。 目前卢旺达是非洲国家中复制“中国模式”最为成功的案例,不仅政治和经济,甚至连军事发展路径都复刻中国模式,也正是因为,卢旺达才在短短数年间,实现了从战乱废墟到“非洲新加坡”的转型。 而卢旺达的成功也恰恰证明,即便是小国,即便是综合实力落后,也并非只能当国际棋局中的棋子……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3-07-06:【环时深度】中国助力卢旺达29年重生之路
卢旺达其实很懂什么叫“见人下菜”。 为了区别中国跟西方,卢旺达的“双轨制”,可
理大国迷雾
2025-08-21 18:19: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