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当年川渝分治真是国家的智慧,这是一条改革比较成功的路。以前四川省太大了220多个县,很多省领导,干二届都跑不完所有的县城,还不说乡镇了,一个多亿人口。分开后四川100多个县市7000~8000千万人口,重庆40多个县区,3000多万人口,立刻就不一样了。重庆直辖后重庆的区县发展就能看的出成绩,反观四川的很多区县发展至今难有成绩就是这个道理,特别是达川、广安等地一对比就出来了。 1997年,重庆从四川省划出成为直辖市,这让西南格局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四川过去一直是一块“巨无霸”省份,地盘大、人口多,县市足有两百多个,管理起来难度很大,政策往下推着实不容易。 分开了以后,四川的县市减少到一百多个,人口规模也减小了不少,政府部门可以腾出手来,更专心地管理各自的事务,重庆原来是四川的地级市,自己不掌大旗,很多事情都得报四川省同意,直辖后,直接对接中央,反应速度自然变快。 财政编制这块,重庆控制得也比较严,人员没有明显膨胀,反而保持了比较紧凑的效率。 反观四川,大部分资源和人口都集中在成都,成都越来越强,其他地级市和县区的发展压力很大。像达川、广安这些地方,和重庆所属区县一对比,发展速度就有明显差距,这是没法回避的现实。 四川作为人口大省,财政压力也很高,公职编制层级多,机构设置也比较复杂,真正执行到基层的精力就分散了。很多五十多岁的干部还在基层岗位磨炼,晋升机会比较有限,队伍老龄化的问题也逐渐明显。 虽然四川GDP在全国排得靠前,但大头还是成都“扛”,成都市区的人口接近两千万,剩下的地市普遍显得不够突出。区域差距大,发展动力集中在成都,整个省的调动效率就受了影响,财政补贴需求也随之增加,很多资源消耗在冗杂的机构和庞大的供养系统上。 随着成渝城市群的建设,成都和重庆这对“兄弟城市”也在尝试合作发展,搞互联互通的交通、协同创新的产业,但整体一体化程度还没达到理想状态。 也有不少人关心,假如当初重庆没有成为直辖市,今天的发展可能和广元、宜宾、泸州这些城市差不多,没办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领头羊。重庆靠直辖这步棋,吸引了大量投资,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逐步增强,城市知名度和人口吸引力与日俱增。 四川则借着成渝经济圈的势头,努力带动整个西南,但要实现真正的均衡发展,还是得在资源配置和政策创新上下点功夫。 川渝分治的效果,除了减轻了四川的管理负担,更让重庆脱颖而出,成为国家西部的重要引擎。 不管怎么说,川渝分治打开了局面,也为中国其它大省的区域治理提供了不少启示。
我在想,当年川渝分治真是国家的智慧,这是一条改革比较成功的路。以前四川省太大了2
地球仪暗战
2025-08-22 01:53: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