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齐桓公说:“我尝遍天下美味,唯独没有吃过人肉···”不料,第二天厨师(易牙)做了一碗肉,齐桓公狂赞好吃,并问:“这是什么肉?”易牙:“你没吃过人肉,所以我把儿子杀了给你吃! 齐桓公本名姜小白,早年经历兄弟争位乱局,从莒国返回临淄登上君位。鲍叔牙护送他回国,帮他稳定局面。齐桓公重用管仲,尽管管仲曾辅佐对手公子纠,并在争位中射箭伤及他。管仲出身贫寒,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分利时管仲多取,鲍叔牙不计较。管仲掌政后,推动改革,分国为乡邑,管理盐铁业,齐国军队加强,经济兴旺。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召集诸侯会盟,成就霸业。鲍叔牙为人清廉正直,多次荐举管仲,从不提旧怨。隰朋作为齐大夫,行事低调,处理国事不张扬功劳。易牙原为厨师,精通烹饪,靠极端手段求宠。竖刁自阉入宫服侍,公子开方弃卫国亲情,侍奉齐桓公十五年不归。这三人以谄媚获宠,排挤忠臣。 齐桓公曾说未尝人肉,易牙就杀掉自己儿子,烹制成肉献上,借此得到信任。齐桓公认为易牙爱他胜过爱子,从此特别宠信易牙。管仲不认可这种行为,认为杀子不合人情。易牙的举动显示出他为求权势不惜一切,手段残忍。竖刁自阉以接近君主,开方背弃父母丧事,三人各怀鬼胎,却深得齐桓公宠幸。管仲临终前,齐桓公问继任相位人选,管仲否决易牙、竖刁、开方三人,指出易牙杀子异常,开方弃亲不忠,竖刁自阉诡异。管仲分析鲍叔牙为人太正,记人过失,不宜掌大政。他推荐隰朋,称其谦和,上不招忌,下不生叛。 管仲死后,齐桓公任隰朋为相,隰朋数月后也亡。齐桓公召回易牙三人,重加宠信。易牙掌膳食,竖刁管内务,开方谋外事,三人结党,排挤忠臣。齐桓公晚年体衰,三人筑墙围宫,断水断食,导致齐桓公饿死。尸体停放六十七天无人收殓,蛆虫爬满庭院。齐国诸公子争位,内乱爆发,易牙三人投新主,后被杀。齐霸业由此衰落。 领导者识人用人关键,宠信谄媚小人往往自食恶果。易牙杀子求宠,表面忠诚,实则野心勃勃,最终害人害己。管仲的忠告被忽略,导致国家动荡。现实中,这种拍马屁的现象还不少见,很多人为升迁不择手段,结果翻车。鲍叔牙和隰朋的正直值得学,但政治场有时需要灵活。齐桓公前期明智,重用管仲成就霸业,后期昏庸,毁了一切。
一次,齐桓公说:“我尝遍天下美味,唯独没有吃过人肉···”不料,第二天厨师(易牙
青山绿水留长江
2025-08-22 13:46:02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