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并非输在“人不够”,而是输在“马来不及”。​ 1644年山海关前,闯

海边观潮客 2025-08-23 15:39:08

李自成并非输在 “人不够”,而是输在 “马来不及”。​ 1644 年山海关前,闯军刚在北京收编了吴三桂旧部与宣大、关宁两支明军精锐,合计六万,其中铁骑三万,与多尔衮手中的五万八旗劲卒在数量上旗鼓相当。但清军一直按兵不动,整整等了三天 —— 他们在等风,也在等李自成的人困马乏。四月二十二日狂风突起,满洲铁骑借风势侧击,闯军骑兵一天折损过半。​ 那三天里,闯军的马确实快撑不住了。从北京到山海关,几百里路赶得急,不少战马一路没歇脚,马蹄子磨出了血,到了阵前站都站不稳。李自成心里也急,他知道多尔衮在等,但他耗不起 —— 刚占了北京,后方还没稳,手里的兵看着多,其实一半是刚收编的明军,心还没齐,巴不得赶紧打完仗回北京。​ 清军就不一样了,八旗兵的马都是养得膘肥体壮的。他们在关外养马多年,知道啥时候该让马歇着,啥时候该发力。那三天里,多尔衮让兵卒轮流遛马,给马喂最好的草料,连马嚼子都擦得干干净净,就等一个顺风的日子。​ 四月二十二日那天风一刮起来,眼都睁不开。闯军的骑兵刚想往前冲,风就把马吹得直打晃。清军的马却像没受啥影响,借着风势 “嗖嗖” 地往闯军阵里钻。闯军的马本就没力气,被这么一冲,当场就乱了套。有的马腿一软栽倒在地,把骑兵甩出去老远;有的马惊了,不管不顾地往回跑,把自家步兵的阵脚都踩乱了。​ 有人说李自成是运气差,碰上了大风。可就算没风,他的马也顶不住。闯军一路打过来,抢的马不少,却没好好养过。骑兵们骑着马赶路、打仗,哪有功夫给马治病、喂精料?反观清军,把马当成半个 “战友”,平时宝贝得很。这一来一去,马的差距就成了胜负的关键。​ 说到底,李自成输的不只是马,是没算明白 “打仗不光靠人多,还得看家底”。他只盯着收编了多少兵,却没想想这些兵的马能不能跟上;只想着赶紧拿下山海关,却没等部队喘口气。有时候打仗就是这样,差的不是大方向,就是这点 “细枝末节”,偏巧就是这点事,能定了输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