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位渔夫载着16名日军渡江。突然,他毫无征兆的撤下船桨,朝着江面纵身一跃,就跳入了湍急的江中。 陈根土出生在浙江衢州一个渔民家庭,从小在江上长大,练就了熟练的水上技能。他成年后靠捕鱼维持生计,购置一艘小船,娶妻生子,一家过着简单日子。衢州位于浙闽赣皖交界,战略位置重要,有机场用于对日作战。1942年春,日军为摧毁衢州机场发起进攻,战火蔓延到江边。陈根土住在衢江北岸简陋小屋,对这片水域非常熟悉,知道水深、鱼群位置和险礁分布。日常他清晨出船,撒网收鱼,妻子将鱼虾拿到市场卖掉。抗日战争爆发后,衢州多次遭日军轰炸,居民生活不安。日军投放生物武器,导致鼠疫流行,陈根土父母在疫情中去世,加剧了当地苦难。4月20日晚,陈根土在船舱休息,远处枪声传来,他起身查看。江对岸国民党士兵在炮火中撤退,无船渡江。其他渔民藏匿家中,陈根土推动小船入水援助。 枪声在衢江两岸回荡,国民党士兵在江边抵抗,日军推进。国民党士兵无法渡江,陈根土推船下水,靠近岸边呼喊士兵上船。十多名士兵上船,他掉头划向对岸。船来回数趟,救出数十人。返回岸边时,爆炸发生,剩余国民党士兵引爆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陈根土回家收拾行李,妻子抱孩子搬箱子上船。一队日军出现,为首翻译用枪指着命令停下。陈根土转身护住妻儿,日军士兵围上,翻译命令渡江,否则开火。他让妻儿下船等待,自己登船载16名日军离岸。江水渐急,陈根土握桨加速,日军小队长呵斥,他回称风浪大。船颠簸,他驶向湍流区,熟悉暗流位置,调整方向。日军晃动,他唱渔歌,日军小队长拍手附和,其他士兵随节奏晃动。船入江心,水流咆哮,船撞礁石,日军倾倒,他松桨跃入江中。 陈根土在急流中潜泳,避开漩涡,凭借水性游回北岸。上岸后,他回家将经过讲述给邻居。乡亲们围坐,听描述船撞礁石过程,大家表示怀疑。次日,江下游漂来日军尸体,村民聚集岸边查看。尸体浮沉,军服浸湿,乡亲们认出日军特征,议论纷纷。陈根土事迹证实,大家围拢表达敬佩。村中老人点头,年轻人讲述细节。故事在衢州地区传播,渔民们在江上劳作时提起,流传开来。普通民众听闻,聚集讨论,增强抵抗决心。陈根土继续捕鱼生活,船毁后借用他人工具,维持一家生计。事迹激励周边村民,在抗日环境中传递勇气。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浙江衢州等地实施细菌战,投放鼠疫、霍乱等细菌,造成大量平民死亡。1942年浙赣会战中,日军摧毁沿线机场,国民党军队伤亡惨重。陈根土的故事发生在这一背景下,他先救国民党士兵约80人,后被迫载日军过江。日军在浙赣战役中出动大量兵力,国民党军队抵抗,给日军造成损失。陈根土利用对江水的熟悉,故意将船驶向险要处,导致船撞礁。16名日军不会水性,全数淹死。陈根土游回岸边,事后尸体漂下证实事件。浙赣会战是抗日正面战场重要一环,日军在浙江犯下诸多罪行,包括细菌攻击,涉及多个县市。 陈根土作为普通渔民,在战乱中展现出抵抗精神。他的行为并非孤例,抗日时期许多民众以各种方式对抗侵略者。衢州机场被日军视为目标,多次轰炸导致平民伤亡。陈根土父母死于鼠疫,这与日军细菌战相关。事件后,他的故事在当地流传,激励人们。国民党军队在浙赣战役中毙伤日军数万人,包括高级将领。陈根土救兵过程来回多次,体现出普通人参与抗战。日军逼迫他渡江,使用翻译下令,威胁家人性命。他在江心唱歌分散注意力,然后跳水。尸体出现后,乡亲们从怀疑转为相信。 浙赣会战爆发于1942年5月,日军为打通铁路线进攻。国民党军队在第九战区多次会战,伤亡巨大。陈根土事件发生在4月,战火初起时。他救出的国民党士兵属于抵抗部队。日军在浙江实施细菌战三次,1940年至1944年,造成6万人死亡。陈根土家庭受疫情影响,父母离世。他对衢江熟悉,包括暗流和礁石,帮助他实施计划。船撞后,日军无法控制,全员落水。陈根土水性好,成功上岸。事迹传播到周边,渔民和村民讨论,增强抗日意志。国民党在浙江战场击毙日军将领,如酒井直次中将。 抗日战争中,浙江是重要战场,民众遭受日军侵略。陈根土故事反映普通人反抗。衢州鼠疫流行八年,死伤无数。陈根土从小练就水技,长大捕鱼维生。1942年4月20日,枪声响起,他援助国民党士兵。来回七八趟,救80多人。爆炸后,他准备逃离,被日军截住。16名日军上船,他驶向江心。唱渔歌时,船撞礁,他跳水。日军淹死,尸体下游出现。村民确认后,故事流传。激励民众在抗日中坚持。
1942年,一位渔夫载着16名日军渡江。突然,他毫无征兆的撤下船桨,朝着江面纵身
小史论过去
2025-08-24 11:31: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