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5日,血战长沙的李玉堂被枪杀于台北碧潭刑场。临死前,蒋介石亲自在判决书上批了一个“耻”字,而李玉堂同样高呼:一生为国,如此下场,心有不甘!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位抗日英雄从战场凯旋,却在岛上遭遇莫名厄运。枪声响起前,他那句不甘的呼喊,究竟隐藏着多少恩怨与无奈? 李玉堂1899年出生在山东广饶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那时候中国正遭列强欺凌,他从小就接受教育,接触新思想。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作为青年学生积极参加,当地组织抵制日货的活动,喊出救国口号。之后他觉得光喊不行,得有实际行动,就投身军旅。1920年他先去山西部队干了半年,可看到里面贪污成风,军官只顾自己捞钱,他失望透顶,很快就走了。 后来他南下广州,1924年考进刚办的黄埔军校第一期,那里训练严,教战术和纪律。他毕业后分到国民革命军部队,从基层干起,当见习排长。1925年参加东征,帮着打陈炯明势力,表现好,逐步升到连长、营长。1926年北伐,他随军打到江西、山东等地,屡次立功,当上团长。军阀张宗昌败了后,残匪到处抢,他带队清剿,一年就把他们收拾干净。1928年他升第三师第八旅旅长,驻徐州。1930年中原文大战,他带队去河南、陕西,1932年当上第三师师长。 抗日战争一打响,1937年他率部去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坚持三个月,部队伤亡大半,才撤。接着是1938年台儿庄战役,他帮着阻击日军,拖住敌人脚步。1938年他当上第八军军长,驻江西。1939年南昌会战,他在武宁棺材山阵地挡日军第六师团,部队用工事和地形消耗敌人,连续斗八天八夜,没让日军突破。蒋介石高兴,授第八军“泰山军”称号。 之后他改任第十军军长,调湖南长沙。1941年到1943年,日军三次进攻长沙,他组织部队用河流和山地设防,挡住敌人重兵。第一仗1939年守金井,第二仗1941年春华山阵地苦战,第三仗1942年大捷,国民政府开庆功会,给他颁青天白日勋章。那些年他率部歼灭日军好几万,保住长沙,民众都记着这份功劳。1943年他升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1945年1月当总司令,驻广西。抗战胜利后,他当第十绥靖区司令官,驻兖州。 1949年内战后期,他部队在兖州被人民解放军围困,激战七天七夜,全军覆没,他化妆逃到南京。蒋介石撤到台湾前,让他去海南帮薛岳守岛,当所谓的“海南防卫军副总司令兼第一路军司令官及三十二军军长”。1950年人民解放军准备解放海南,地下工作者联系他,劝说起义。他考虑后同意,写信让妻子陈伯兰和内兄陈石清经香港转给叶剑英。叶剑英批示欢迎起义,许诺职位。可交通封锁,批示没及时到海南,解放军已渡海,海南守军没抵抗就缴械。他只带少数人乘艇逃台湾。 到台湾后,他没被重用。副官李刚被特务盯上,逮捕后供出起义事。他夫妇和陈石清被抓。蒋介石早对他不满,因为他曾在会上直指蒋决策错,蒋记恨在心。这次当证据,钱大钧审后判七年,又改十五年,蒋不满意,在判决书上批“耻”字,暗示死刑。1951年2月5日农历除夕,台北碧潭刑场,他们被秘密枪杀。李玉堂临刑写遗书给朋友,说一生为国,可惜落此下场,不甘心。他高呼一生为国,如此下场,心有不甘。整个事保密办,不让家属知道,多年后才传开。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高压统治,内部猜忌多,蒋介石容不得半点异心。像李玉堂这样抗日有功的将领,也因一纸嫌疑就杀掉,暴露国民党独裁本质,导致人才流失,加速失败。中国人民选择共产党领导,翻身做主,新中国成立,尊重爱国人士。1983年山东省政府报国务院批准,追认李玉堂为革命烈士,家乡建纪念馆,让后人记住他的抗日功绩和悲剧。台湾2004年也给他平反,颁证书。这事提醒大家,国家统一是大事,反对分裂,珍惜和平。
1951年2月5日,血战长沙的李玉堂被枪杀于台北碧潭刑场。临死前,蒋介石亲自在判
蕊蕊聊过去
2025-08-25 22:23:11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