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瑞典没几个中国人待得住?这么说吧,在瑞典生活几个月,就算不疯也得抑郁。 瑞典的气候简直就能把人逼疯。瑞典的冬天那叫一个长,从11月能一直冷到转年5月,而且太阳压根就不爱露面。就拿首都斯德哥尔摩来说,冬天下午三点天就黑透了,一天下来日照时间满打满算也就4到6个小时。 北部更夸张,一到极夜,连着好几十天见不着太阳,外头成天阴沉沉的,跟扣了个大黑锅盖似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待久了,就跟被关在黑屋子里似的,心里头压抑得不行。 还有文化,跟咱中国那是天差地别。瑞典人讲究个人空间,邻居之间老死不相往来是常事。住同一栋楼好几年,可能连对门姓啥都不知道。要是主动打招呼,人家顶多礼貌性点点头,眼神里全是“别靠近我”的意思。 在职场上也是一样,瑞典人准时下班雷打不动,谁要是主动加班,反而会被同事当成异类。 更憋屈的是语言问题,虽说瑞典人英语说得溜,但一到正式场合,人家自然而然就换成瑞典语了。 吃的方面也让人头疼。瑞典超市里翻来覆去就那几样,土豆、三文鱼、奶酪,连个新鲜蔬菜都难见着。想吃口家乡味儿?要么坐两小时车去唐人街,要么花200克朗买袋冻得硬邦邦的饺子,一口下去直冒冷气。 生活成本更是高得离谱。就拿房租来说,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居室月租就得1.5万克朗,相当于1万多人民币,这还只是普通地段。 物价也高的负担不起,2023年瑞典的食品价格涨幅创了72年新高,西红柿从每公斤20克朗涨到了78克朗,鸡蛋、黄油这些东西的价格也涨了30%多。 更要命的是,瑞典的医疗系统虽然免费,但效率低得让人着急。 社会融入也成问题。瑞典虽说号称包容,但对移民其实有隐性歧视。数据显示,移民在瑞典的失业率高达22.2%,是本地人的5倍多。尤其是亚洲女性,能找到长期工作的只有16%。好多中国人因为语言不通、学历不认,只能自己做点小买卖,可瑞典的税收又高得吓人,个人所得税率能达到30%到60%。 再加上治安越来越差,大白天就上演枪战片,现在晚上听见救护车拉警报,第一反应不是有人需要救助,而是赶紧锁门关灯。警察局还专门提醒亚洲面孔别单独出门,这哪是正经过日子,简直是荒郊野外求生存。 这么看来,这气候、文化、饮食、生活成本、社会融入,哪一样不是压在人身上的大山?在瑞典待久了,就跟被装进一个大冰窖里,外头看着挺光鲜,里头却是透心凉。好多人一开始被高福利吸引,最后却败给了这日复一日的孤独和压抑。有个回国的留学生说得直白:“在瑞典,你确实能活得很安全,但很难活得很开心。” 这话真是说到心坎里去了。
瑞典国王连夜查地图,因为一个中国姑娘把国家说成了市莎莎在瑞典大满贯赛后一
【1评论】【2点赞】
CRH43700kilometers
说的一点没错[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