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元帅的真实字迹。1950年,左权同志移葬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贺龙亲笔写下

瑶光映心曲 2025-08-26 19:30:10

贺龙元帅的真实字迹。1950年,左权同志移葬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贺龙亲笔写下了这篇感人至深的纪念题词,体现了对革命先烈深深的缅怀之情,令人动容。 左权1905年出生在湖南醴陵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左纪权,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他靠着叔叔资助勉强读了中学。那时候的他就对国家命运挺上心,1924年考进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军事战术和射击技能,毕业后直接投身北伐战争,当上国民革命军一个团的党代表。192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路。1930年从苏联学习回来,进了江西中央苏区,当红军部队军长,参与创建红军队伍。长征期间,他担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负责部队行军调度,确保主力安全转移。那几年,他东奔西跑,组织反击,帮红军渡过不少难关。 抗日战争爆发后,左权调任八路军副参谋长,驻扎太行山区。他指挥多场战斗,组织根据地建设,1940年参与百团大战,协调部队行动,击毁敌方工事。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地区发起进攻,他率总部突围,在十字岭战斗中中弹牺牲,年仅37岁。他的遗体最初安葬在河北涉县石门村,距邯郸约240公里。作为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他的离去让很多人扼腕叹息,朱德写了那首著名的吊诗。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从1946年3月开始筹建烈士陵园,选址邯郸城南旧神社遗址。刘伯承在奠基仪式上挖下第一铲土,其他领导跟着动工,尘土飞扬中奠定基础。1948年,朱德和陈毅前来视察,陈毅写下诗句表达对牺牲同志的缅怀。新中国成立后,陵园基本完工。1950年1月,陵园管理人员向中央内务部和华北军区政治部报告,建议将左权灵柩从涉县迁来。中央批准此议,并决定与陵园落成典礼同期举行国葬,这成了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葬礼。 9月20日,北京召开筹备会议,代表们讨论细节:成立编纂委员会,印制纪念册在全国宣传;设立大会秘书处,统筹布置和接待。邯郸当地迅速动员,学生张贴挽联,群众修葺道路,军区派战士站岗,公安干警维持秩序。10月20日,移灵队伍从涉县出发,灵柩覆盖红旗,沿途民众肃立。次日典礼在陵园举行,5000多人参加,哀乐响起。内务部部长谢觉哉宣读祭文,赞扬左权忠诚与贡献。朱德、邓小平、聂荣臻等领导人送来挽联,贺龙的题词突出左权在解放事业中的奉献,强调其品质作为楷模。左权的妻子刘志兰和女儿左太北引领灵柩,谢觉哉扶棺入墓,整个过程庄严有序。 陵园落成后,成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恩来题写左权墓碑,周围镌刻领导诗词。每年清明,民众前来祭扫,鲜花覆盖墓前。1952年,毛泽东途经邯郸,到陵园凭吊,站在墓前默哀。陵园扩建,新增纪念馆,陈列左权用过的煤油灯和手稿,参观者触摸展品。左权精神激励后人,他的军事著作印行流传,指导人民军队建设。遗孀刘志兰和女儿左太北继续参与工作,延续事业。 陵园作为教育基地,吸引团体参观,导游讲解战斗细节。左权县以其名命名,当地建左权镇和学校,学生诵读其事迹。每年5月25日,纪念殉国周年,干部职工和学生献花鞠躬。2023年,陵园举办音画情景剧《左权将军》评审会,专家讨论脚本。左权的名字永留史册,他的贡献融入国家发展。

0 阅读:24

猜你喜欢

瑶光映心曲

瑶光映心曲

不一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爱快乐,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