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一宣布,全球马上明白了,俄罗斯军队连续72小时不停轰炸,绝不是普通的军事打击,而是直指阿塞拜疆在乌克兰的能源资产,油罐被炸得火光四射,油厂成了废墟,价值48亿美元的投资瞬间化为乌有,曾经阿塞拜疆还是俄罗斯的伙伴,但现在已经倒向反俄阵营,让普京彻底失去了耐心。 说起来,阿塞拜疆和俄罗斯以前也算是伙伴关系,双方在能源合作上走得挺近,俄罗斯这边也没少给过支持。可谁能想到,后来阿塞拜疆慢慢倒向了反俄阵营,不仅在国际场合跟俄罗斯唱反调,还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帮着西方那边说话,甚至给乌克兰提供不少援助。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忍不了,更别说普京了,本来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局势就够复杂的,现在昔日伙伴倒戈相向,等于是在背后插了一刀,这也彻底磨没了普京的耐心——既然你不把我当朋友,那我也没必要再留着你的资产给你添麻烦,所以才有了这场连番轰炸。 有意思的是,在这一连串爆炸之后,西方国家却集体变得低调起来。按说以前遇到这种事,欧洲各国早该跳出来发声了,要么公开声援被打击的一方,要么对着俄罗斯一顿谴责,可这次倒好,一个个都跟没事人似的,别说公开声援阿塞拜疆了,就连到了嘴边的谴责都硬生生吞了回去。 就拿德国来说,表面上啥也没说,暗地里却悄悄动用了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显然是怕这事影响到自家的能源供应,只能先顾着自己的日子。其他欧洲国家也差不多,要么装聋作哑,要么含糊其辞,反正就是不想把自己卷进来,仿佛那片火光冲天的油厂和几十亿美元的损失,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其实,这场暴力摧毁的起因早就埋下了伏笔。这些年,阿塞拜疆在能源领域的野心越来越大,一边靠着向欧洲出口石油天然气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又想在国际舞台上找更硬的靠山。 欧洲那边呢,一直想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看到阿塞拜疆有这心思,自然愿意拉一把,双方眉来眼去的次数越来越多,合作也越来越深入。 慢慢的,阿塞拜疆就觉得自己有了西方撑腰,对俄罗斯的态度也开始变了,从以前的客客气气,到后来的若即若离,再到最后干脆站到了反俄阵营里,甚至还把部分能源设施建在了乌克兰,想借着乌克兰的位置,更方便地给欧洲输送能源,顺便跟俄罗斯叫板。 俄罗斯心里跟明镜似的,阿塞拜疆这些小动作早就看在眼里,只是一开始还想着留几分情面,毕竟以前合作过,不想把关系闹得太僵。可阿塞拜疆却没见好就收,反而变本加厉,不仅加大了对乌克兰的支持,还在能源供应上故意给俄罗斯使绊子。 要知道,能源可是俄罗斯的重要筹码,阿塞拜疆这么做,等于是在断俄罗斯的路,同时还在帮着西方国家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这时候普京要是还忍下去,那不仅会让俄罗斯丢了面子,更会让其他国家觉得俄罗斯好欺负,以后只会有更多人跳出来跟俄罗斯作对。 所以这次俄罗斯才下了狠手,连着72小时不停轰炸,就是要通过摧毁这些能源资产,给阿塞拜疆一个狠狠的教训——背叛是要付出代价的,同时也是在给西方各国提个醒,别以为拉着阿塞拜疆就能随便动摇俄罗斯的地位,俄罗斯有的是办法反击。 而欧洲各国之所以集体低调,说白了也是心里没底,一方面他们依赖阿塞拜疆的能源,不想因为这事把关系搞僵,另一方面又怕真惹恼了俄罗斯,以后能源供应更没保障,毕竟现在全球能源局势本来就紧张,要是再出点乱子,他们国内的日子只会更难过。 现在再看那片被炸成废墟的油厂,不仅是阿塞拜疆48亿美元的损失,更像是一个信号,预示着接下来各方在能源和地缘政治上的博弈只会更激烈。 俄罗斯既然已经动了手,就不会轻易收手,而阿塞拜疆吃了这么大的亏,肯定也不会善罢甘休,西方各国虽然现在装低调,但暗地里指不定还在盘算着怎么应对。这场由轰炸引发的连锁反应,恐怕还会持续发酵下去,至于最后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接下来的局势只会更复杂。
阿塞拜疆一宣布,全球马上明白了,俄罗斯军队连续72小时不停轰炸,绝不是普通的军事
阿智通鉴
2025-08-26 21:29:09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