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立陶宛出现了?主动邀请赖清德访问,中巴68年的友谊喂了狗。 2025年7月

不吃饭的玲玲 2025-08-27 08:53:13

第二个立陶宛出现了?主动邀请赖清德访问,中巴68年的友谊喂了狗。 2025年7月,巴拉圭总统培尼亚在阿松森投资论坛现场公开表示,要邀请赖清德访巴,庆祝和台湾68年的“友好”。这一下全球舆论哗然,尤其是巴拉圭的农业圈和出口企业,更是彻底慌了。 毕竟对巴拉圭来说,大豆和牛肉是经济命脉,去年光是跟中国的贸易额达到了18.43亿美元,可以说,中国市场就是巴拉圭农业的“金主爸爸”,中国每进口10吨大豆,就有近8吨来自巴拉圭;牛肉的情况也差不多,每年光是出口到中国的,就占其总出口量的六成。 但培尼亚挑这个节骨眼倒向台湾,对农业圈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冲击!2025年上半年,仅仅是因为这一事件的影响,巴拉圭的大豆出口量就直接暴跌了25%,国际价格也随之下跌,再加上干旱导致的减产,当地农民急得直跳脚。 而牛肉出口方面,由于与台湾保持所谓的“邦交”,巴拉圭的牛肉一直无法直接卖到中国大陆,只能通过巴西、乌拉圭等邻国转口,中间商层层盘剥,农民到手的利润少得可怜。如今,这一事件更是让本就艰难的牛肉出口雪上加霜。 立陶宛的例子还摆在眼前,2021年,立陶宛为了讨好台湾,允许其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结果中国迅速将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贸易合作几乎停滞。 立陶宛的乳制品、木材等产品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1300多家依赖中国市场的企业倒闭,6万人丢了工作;牛肉出口也被中国暂停,仅这一项就影响到8万多个农业家庭近40多万人的利益。 德国马牌轮胎、海拉集团等企业也纷纷从立陶宛撤资,相关生产链和大量就业岗位随即流失。直到2025年,立陶宛总理不得不承认,与台湾的经济往来对他们毫无益处。可即便如此,想要恢复与中国的关系,也绝非易事。 巴拉圭的情况与立陶宛如出一辙。培尼亚的这一决定,不仅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更是对中巴68年友谊的无情背叛。 想当年,在新冠疫情最严峻的2020年,当巴拉圭医疗物资告急时,中国二话不说,通过国际货运公司紧急送去了超40吨的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救命物资;中国企业还通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为巴拉圭提供疫苗,帮助其缓解疫情危机。就连华为也大大方方在当地投资基站,数百名巴拉圭学生拿中国奖学金赴华学习,这些都是中巴友谊的见证。 可如今,培尼亚却为了台湾当局承诺的3000万美金,将这些情谊抛诸脑后,实在是令人心寒。那么,培尼亚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这样的决定呢?这背后恐怕离不开政治和经济的双重考量。 从政治层面来看,培尼亚所属的红党长期执政,近年来却面临着失业率攀升、基层民众收入下滑、贫穷和治安问题恶化等诸多挑战,贪腐指控也让其形象受损。此次邀请赖清德访巴,或许是想通过打“台湾牌”来转移国内矛盾,寻求外部支持。 从经济层面来看,巴拉圭近年来财政吃紧,寻求更多外援成为新政府必须面对的难题。台湾当局的“金元外交”对培尼亚来说,可能是一根救命稻草。然而,他似乎忘记了,中国市场的分量远非台湾所能比拟。 中国也不会坐视不管。对于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中国政府都将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予以反制。立陶宛的今天,很可能就是巴拉圭的明天。如果培尼亚执迷不悟,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等待巴拉圭的,将是经济的衰退和国际地位的下降。 现在回头看,巴拉圭此次主动邀请赖清德访巴,无疑是一步臭棋。它不仅伤害了中巴之间的深厚友谊,也将给本国的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在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大背景下,任何试图挑战这一原则的行为都将是徒劳的。 希望巴拉圭政府能够悬崖勒马,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否则,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和立陶宛一样的悲惨下场。

0 阅读:63

评论列表

学习

学习

2
2025-08-27 09:26

傻编什么知识都没有,立陶宛是跟中国建交的国家,巴拉圭根本就没跟中国建交!

用户10xxx47

用户10xxx47

2
2025-08-27 09:16

巴拉圭已经乱起来了,这两天发货都发不了

不吃饭的玲玲

不吃饭的玲玲

玻璃心拥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