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一种pua,是自己对自己的pua 。
比如所谓“社会对女性的规训”,已经不适用在当代了。
什么必须结婚,什么不能离婚,什么必须生儿子之类,在以前传统氛围的社会下,还能说说。
但后现代,也有很多不结婚的声音,离婚率越来越高,提倡生儿生女都一样,甚至丁克,这些声音也是声音。
比如孟村这个事,有网友谴责社会对女性的规训,但社会也告诉女孩子不要早恋,别找混混做男朋友,年纪轻轻不要随便结婚,家暴第一次就得跑。
甚至她的父母一开始就反对这门婚事,很显然父母也没有规训她。
包括现在所谓“不被定义”、“别被定义”,潜在蕴含的意思其实是只听取片面的声音,把不好的声音听进去了,然后与不良声音死磕。
这反而强化杂音。
但社会上其实有很多告诉大家勇敢做自己的声音,特别婚恋这块,不婚不育的声音一浪接过一浪,离婚自由的观念也越来越流行,离婚率只高不下。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还觉得都是社会定义你,都是社会在规训女性,这叫做自己pua自己。
社会选择的多样化看不见,光听狭隘的声音。
脑内只塞满了不好的声音,然后形成和社会对持的心态,啥都是社会的错。
啥都怪大环境,最终心态越来越狭隘,在自我意识形态里无法自拔,形成常态化的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