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一宣布,全球马上明白了,俄罗斯军队连续72小时不停轰炸,绝不是普通的军事打击,而是直指阿塞拜疆在乌克兰的能源资产,油罐被炸得火光四射,油厂成了废墟,价值48亿美元的投资瞬间化为乌有,曾经阿塞拜疆还是俄罗斯的伙伴,但现在已经倒向反俄阵营,让普京彻底失去了耐心。 俄罗斯和阿塞拜疆的关系,本来挺稳的。两国都靠能源吃饭,阿塞拜疆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好多时候还得借道俄罗斯管道。过去几年,俄罗斯是阿塞拜疆的重要贸易伙伴,双方在天然气领域合作紧密。阿塞拜疆的SOCAR公司,也就是国家石油公司,早就在乌克兰布局,开了60多家加油站,还建了油库和管道。2011年起,他们就开始向乌克兰卖原油,每年几百万吨。这不光是生意,还牵扯到地缘政治。俄罗斯一直把黑海和南高加索当成自家后院,不喜欢别人插手能源市场。 阿塞拜疆开始变卦,是从俄乌冲突爆发后。2022年2月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阿塞拜疆表面中立,但暗地里加强和西方的联系。欧盟想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就看上阿塞拜疆的资源。南部天然气走廊项目,包括TANAP和TAP管道,从阿塞拜疆直通欧洲,绕过俄罗斯。这让莫斯科不爽。阿塞拜疆还和土耳其、以色列走近,土耳其是北约成员,以色列提供武器技术。这些举动,俄罗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今年7月底,阿塞拜疆和乌克兰国有公司Naftogaz签了协议,通过跨巴尔干管道直接供气给乌克兰,经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这条路线避开俄罗斯控制的管线,等于抢了俄罗斯的生意。乌克兰测试了首批阿塞拜疆天然气,计划大幅增加进口。阿塞拜疆觉得有土耳其和以色列撑腰,能两头讨好:卖气给欧洲赚钱,还不怕得罪俄罗斯。但他们低估了俄罗斯的底线。能源是俄罗斯的命根子,普京多次强调,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绑在一起,谁挑战,谁就得挨打。 8月8日凌晨,俄罗斯无人机群从黑海上空飞来,第一波袭击锁定SOCAR在敖德萨的油库。五架Shahed无人机投放弹药,击中储油罐和柴油管道。火灾烧起来,四个工人重伤。乌克兰官员说,这是故意针对阿塞拜疆资产。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谴责了,但没停合作。普京没公开回应,但行动就是态度。 没过几天,8月18日,又一波袭击。15架无人机反复轰炸同一油库,摧毁了17个燃料罐、泵站和技术建筑。乌克兰能源部报告,大火需要上百人灭火,还用了机器人和消防列车。SOCAR的损失上千万美元,业务中断。俄罗斯国防部称是打击支持乌克兰军事的设施,但大家都知道,这是冲着阿塞拜疆去的。连续袭击加起来,算上准备和间歇,持续了72小时左右。这不是普通军事行动,而是精准警告:别在能源上砸场子。 为什么俄罗斯这么狠?因为阿塞拜疆的外交转向太明显。过去,阿塞拜疆拘留俄罗斯记者,关停俄文化中心,这些小事俄罗斯忍了。但能源协议一签,等于公开站队反俄阵营。阿塞拜疆本是俄罗斯伙伴,受益于能源合作,现在倒向西方,让普京失去耐心。俄罗斯忌讳后院起火,尤其黑海地区。乌克兰用这些设施储存燃料,供应军队和民众,阿塞拜疆的投资成了靶子。 欧洲反应低调。德国偷偷用战略储备,没公开谴责。其他国家也咽下气,不想卷入。欧盟想能源多元化,但俄罗斯一动手,他们就怂了。天然气价格波动,民众买单。乌克兰燃料短缺,军队补给难,底层人最苦。 这场事最扎心的是,阿塞拜疆想当中间人,结果成了牺牲品。本以为平衡外交能赚大钱,谁知大国博弈,小国玩火自焚。俄罗斯立威,警告所有想抢饭碗的国家:实力说话,别指望全身而退。
阿塞拜疆一宣布,全球马上明白了,俄罗斯军队连续72小时不停轰炸,绝不是普通的军事
诸葛利剑
2025-08-27 15:25:4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