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亲近。经常看到有人吐槽说在楼上住了好几年都不没见过邻居几面,更不要说互相帮忙的“远亲不如近邻”这种密切的关系了。
人是社会性动物,这种人与人之间关系过于冷漠的“城市病”有没有可能治疗一下呢?
北京通州在探索中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北京城市副中心通运街道通运好邻里通运精气神
比如:通运街道紫荆雅园社区某单元楼门长周治国,就把整个单元照顾的很好。有8户邻居把家里的钥匙放在他这里。
有的因为房子出租,委托他给租户开门;有的担心自己找不到钥匙,留在他这里一把备用;还有的出差不在家,放心地把喂猫或浇花的任务交给了我。
用户之所以这么信任他,正是因为楼长真心为大家考虑,整个单元就是一个“楼门共同体”。家里空巢老人生病了,他张罗着带去医院检查;厨房跑水了,也是他第一时间在楼门群里发出求助信息……
再比如有“贤妈智囊团”这样的志愿者帮忙解决空巢老人独居问题;有让老人学书法、让小朋友一起做手工的“全龄友好大家庭”!
辖区内所有的居民、村民、企事业单位、商户、外卖快递小哥等各类人员不再是各自为政的小岛,大家都紧紧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张庞大的“邻里网”,这就是“通运好邻里”品牌。
现在“通运好邻里”已经成为通州区一张新的名片,也是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的一个新方案,祝愿大家在城市里生活的越来越好,真正实现邻里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