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28年,紫禁城发出一道诏书,同一时间传旨太监来到了皇宫寝宫。此时宫女正在

陶陶讲史 2025-08-28 09:23:02

公元1428年,紫禁城发出一道诏书,同一时间传旨太监来到了皇宫寝宫。此时宫女正在为皇后胡善祥打扮,听到这话,她惨然一笑:“下去吧,以后我就不是皇后了”   事情果然和胡善祥预料的一样,这圣旨是皇帝朱瞻基给自己的废后诏书,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废后的理由竟然无子。   要知道,在此之前,胡善祥已经为朱瞻基生了两位公主了。   这一刻,胡善祥再也无法维持表面的淡然,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身旁的宫女怜悯地看着这位皇后,想不明白为什么朱瞻基要这么对待她。   明朝的皇后出身是不高的,权臣的女儿很少进入后宫,胡善祥之所以能成为皇后,是因为她的姐姐是宫中的女官。   永乐十五年,朱棣为孙子朱瞻基选太孙妃,钦天监禀告“后星直鲁地”,胡善祥家住山东,其居所又“有红白气自户出”,于是便被选中。   而在此之前,后宫所有人都认为孙氏会成为太孙妃。   孙氏自幼就长得好看,太子妃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入宫时多有称赞,于是年仅10岁的孙氏便进入后宫,养在张氏身边。   可以说,朱瞻基和孙氏是青梅竹马,是所有人认定的夫妻。   然后胡善祥的突然出现让孙氏多年的希望落空,最后只能为嫔。   这种事情无论放在谁的身上,心里都不会好受。   在朱瞻基还没登基之前,后院这两个女人便开始斗起来。只是胡善祥天生冷淡,不喜欢争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孙氏将朱瞻基抢走。   朱瞻基登基之后,和母亲张太后说了一声,然后就将皇后的金玺赐给了孙氏。   要知道,这个金玺可是皇后作为六宫之主的一大标志,就这么赐给了孙氏,可以说是一点也不顾及胡善祥的面子。   而这也仅仅是个开始,在孙氏生下长子朱祁镇之后,朱瞻基便开始着手准备废后的事宜。   身为皇帝,想要废后无非就需要前朝后宫同意即可。前朝的官员摄于皇帝的权威,根本就不敢反对。唯有后宫比较麻烦,需要张太后的同意。   对于这个贤惠、知礼的儿媳妇,张太后是非常满意的,但朱瞻基不喜欢,一切都是白搭。   在软磨硬泡下,张太后还是松口,答应不干预废后的事情。   张太后一松口,朱瞻基立马就安排废后的事情。为此,朝臣想了很多冠冕堂皇的借口,但朱瞻基一个也没用,强硬地以无子为理由废后。   很快朱瞻基便立孙氏为皇后,他们的儿子朱祁镇为太子。而在整个过程中,胡善祥很安静,没有做出一点反击和回应。   这其实也很正常,胡善祥的家世不算显赫,父兄都要靠着皇帝的恩赐,她一点反抗的能力也没有。   很多人都觉得胡善祥是个悲剧人物,事实也确实如此,丈夫不爱,被“逼”出家,普通人很难坚持下去。而胡善祥之所以能坚持下去,唯一的动力大概就是女儿。   但她的女儿命运也是凄惨,小女儿早夭,大女儿倒是长大成人了,但在成婚两年后薨逝。   同年,胡善祥再也坚持不下去,在一个寒冷的夜晚闭上了眼睛。

0 阅读:13

猜你喜欢

陶陶讲史

陶陶讲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