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还在那儿说俄罗斯没和谈的诚意,结果人家扭头就送了份“大礼包”。 8月2

掘密探索 2025-08-28 15:42:52

泽连斯基还在那儿说俄罗斯没和谈的诚意,结果人家扭头就送了份“大礼包”。 8月26号凌晨,309架无人机像蝗虫一样嗡嗡扑过来,12架图-160轰炸机在云里藏着,8枚“匕首”导弹“嗖”地一下,10倍音速划破天,直接砸向基辅。   这场持续12小时的“大轰炸”,把泽连斯基前一天刚喊的“俄罗斯拒绝和谈”,直接打成了国际笑话。   俄军这次可不是瞎打,而是精准“拆零件”,先让无人机群冲上去,把乌军的防空阵地搅得乱成一锅粥,等拦截弹打光了,口径巡航导弹立马补上,把雷达站炸成哑巴。   最后,“匕首”导弹以2000公里/小时的速度,像刀子一样插进地下掩体,基辅的“射线”设计局、扎波罗热的马达西奇发动机厂全被炸成废墟。   更狠的是,俄军还首次用图-160轰炸机发射“锆石”导弹,直接命中利沃夫的电子元件厂,这家美国企业给乌军无人机做导航芯片,15个工人受伤,这下乌军的无人机算是“瞎了眼”。   据战场数据,俄军只用8枚“匕首”,就把乌军70%的无人机导航系统产能干没了,前线侦察无人机数量直接少了一半多,乌克兰空军自己都承认,这是2022年打仗以来,基辅防空系统第一次被“彻底打穿”。   更讽刺的是,俄军还“顺手”炸了外喀尔巴阡州的伟创力工厂,这家美国企业给乌军做无人机零件,15个员工受伤,这下西方“军民两用”援助的遮羞布,算是被彻底扯下来了。   就在轰炸前48小时,泽连斯基还在视频里扯着嗓子喊:“俄罗斯根本不想和谈,还在大规模炸乌克兰!”   结果呢?俄军这波打击,专挑乌克兰的“战争机器”下手,据乌方统计,这顿炸让乌克兰无人机零件供应断了,前线部队“打一发少一发”,快没炮弹了。   军事专家说,要是乌军6个月内恢复不了20%的军工产能,155mm炮弹每天只能打4000发,防线得往后缩5到10公里。   更绝的是,俄军这战术玩得贼溜:无人机负责“消耗”,巡航导弹负责“压制”,“匕首”负责“斩首”,一层一层往死里打。   这种“混合打法”,让乌军的爱国者系统忙得脚不沾地,基辅那边拦截了47架无人机和11枚导弹,但还有23枚导弹突破防线,直接砸中目标。   看着泽连斯基一边喊“和谈”,一边被俄军按在地上摩擦,我突然想起个事儿:一个人边被打边喊“别打了”,结果对方说“你喊停我就停,那我多没面子”,乌克兰现在不就是这样吗?   西方嘴上说“支持乌克兰主权”,行动上却把乌克兰当“提款机”,美国给的钱,75%都流回自己军企了,德国承诺的导弹,因为生产线故障拖着不交,英国给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库存只剩17枚了。   更过分的是,美国还找基辅要“租借法案”的债,说要用黑海油气田抵债,这哪是援助?分明是“战争高利贷”!   俄罗斯呢?人家早就看透了这场游戏的底牌,拉夫罗夫外长一边说泽连斯基是“事实上的领导人”,一边说他“没合法性”,一边用导弹炸乌军工厂,一边留个谈判的门。   这招就像中医里的“任督二脉”,用法律当“阴脉”,截断泽连斯基的宪法根基;用事实当“阳脉”,维持对话的可能。   说到底,乌克兰的悲剧在于,它既当不了西方的“棋子”,也成不了自己的“棋手”,泽连斯基现在最该想的,不是怎么喊“和谈”,而是怎么让乌克兰别再当“耗材”,毕竟炮弹不长眼,但历史会记住:谁在把乌克兰往火坑里推。

0 阅读:130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