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胆囊息肉“消散妙方”,专为胆囊健康困扰者而设,调气机、化息肉、护胆囊全搞定!

陈玉龙谈养护 2025-08-30 12:19:32

一张胆囊息肉“消散妙方”,专为胆囊健康困扰者而设,调气机、化息肉、护胆囊全搞定! 在临床诊疗中,常常会碰到被胆囊息肉折磨的患者。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胆囊息肉的形成多与“肝郁气滞、痰湿内阻、瘀血停滞”密切相关。 肝脏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胆囊附于肝脏,其功能与肝脏的疏泄息息相关。当人们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的状态,或者情绪波动频繁,就容易导致肝郁气滞。气机不畅,津液输布就会失常,进而凝聚成痰;同时,气滞还会导致血行不畅,形成瘀血。痰湿与瘀血相互搏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胆囊息肉。而且,现代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也会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生,进一步加重痰湿的形成,为胆囊息肉的产生埋下隐患。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我临床应用多年、效果显著的消散胆囊息肉的方子,既能调畅气机、化解痰湿瘀血,又能保护胆囊功能,很适合有胆囊息肉困扰的人群。 方见:柴胡、郁金、浙贝母、法半夏、丹参、桃仁、白术、茯苓、炙甘草。 方解: 疏肝理气,调畅气机 柴胡(君药):为疏肝解郁之要药,能条达肝气,使肝的疏泄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恢复全身气机的通畅。气机通畅了,津液和血液的运行也就顺畅了,从源头上阻止了痰湿和瘀血的形成。 郁金:既能活血止痛,又能行气解郁,辅助柴胡增强疏肝理气的作用,使肝郁得解,气机调畅。 化痰散结,消除息肉之基 浙贝母(臣药):具有清热化痰、散结消痈的功效。它就像一把利剑,能够直接攻克痰湿凝聚形成的息肉,使息肉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与浙贝母相配伍,增强了化痰散结的作用,共同消除胆囊内的痰湿之邪,为息肉的消散创造有利条件。 活血化瘀,通络消癥 丹参: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为活血化瘀的常用药。它能够改善胆囊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的消散,使息肉失去瘀血这一病理基础。 桃仁:破血行瘀,润燥滑肠。与丹参协同作用,增强了活血化瘀的力量,能够更有效地消除胆囊内的瘀血,促进息肉的吸收。 健脾祛湿,固本培元(防复发) 白术+茯苓: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茯苓健脾渗湿,宁心安神。二者相须为用,增强了健脾祛湿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善脾胃功能,防止痰湿的再次生成,从而预防胆囊息肉的复发。 炙甘草:调和诸药,使全方药性平和,同时还能补脾益气,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 效果怎么样? 比如前段时间接诊过的患者李先生,45岁,体检发现胆囊息肉已有2年多,且息肉逐渐增大。初诊时,患者自述右上腹时有隐痛,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还伴有口苦、咽干、情绪烦躁等症状。 查看其舌苔,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苔黄腻,脉弦滑。 根据他的症状和体征,我给他用了上述方子进行加减。在服用第一个月后,患者右上腹隐痛的症状明显减轻,口苦、咽干等症状也有所改善。继续调方用药2个月后,复查胆囊超声,发现胆囊息肉较前明显缩小。又巩固治疗1个月后,再次复查,胆囊息肉基本消失,且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这张方子,我在临床验证了30多年,已帮助众多胆囊息肉患者消除了病痛,恢复了胆囊健康。今天分享出来,希望能给同样被胆囊息肉困扰的你带来康复的希望!

0 阅读:15

猜你喜欢

陈玉龙谈养护

陈玉龙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