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黄埔军校校长关麟征去看望被软禁的国军上将卫立煌,遭到门口宪兵阻拦

国际大碗说 2025-08-30 18:44:04

1949年1月,黄埔军校校长关麟征去看望被软禁的国军上将卫立煌,遭到门口宪兵阻拦后,关麟征气得将中将肩章扔在地上,骂道:“凭这个都进不了门,我也不要了!” 一年前,卫立煌正式走马上任东北 “剿匪” 总司令,取代陈诚主持国民党在东北的军政。 卫立煌到任后,发现陈诚给他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当时东北的大部已成了解放军,五十多万国军 只能龟缩在沈阳、长春、锦州等少数几座孤立的大城市里,后勤补给线被解放军层层截断。 辽沈战役打响后,蒋介石急电卫立煌,严令其将沈阳有战斗力的部队,编为“西进兵团”,由第九兵团司令官廖耀湘指挥,向锦州方向攻击前进。 面对老蒋的命令,卫立煌反对说:“沈阳兵团一旦向西开进,必然会在中途遭到伏击,到时候锦州没救下来,沈阳也会跟着丢,这样只能失败的更快。” 老蒋勃然大怒,干脆直接插手指挥,他将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带去东北,让其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的身份,从卫立煌手中逐步接过指挥权。 不想,解放军的兵进神速,仅一个多月,就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全胜。杜聿明指挥葫芦岛的十余万部队撤离后,又飞去徐州指挥,继续替老蒋充当“救火队长”。 老蒋这边,为了推卸责任,将丢失东北的这笔 “账” 算到了卫立煌头上,发布命令:“卫立煌迟疑不决,坐失戎机,致失重镇,着即撤职查办。” 卫立煌本来带着家人都飞去了广州,但在特务、宪兵的胁迫下,被强行 “护送” 回南京,名义上是 “回家休养”,实则被软禁在私人宅邸中。 宅邸大门外,宪兵荷枪实弹,24小时不间断值守;宅邸内部,几名特务以 “照料生活起居” 为借口,寸步不离地监视着卫立煌的一举一动 。 1949年1月初,时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原黄埔军校)校长的关麟征,在南京公干时,得知了卫立煌的处境后,决定去探望。 当关麟征抵达卫立煌宅邸门口时,却被几名宪兵拦了下来。 关麟征皱起眉头,指了指自己军服上的中将肩章,说:“我是关麟征,和张镇是同学(张镇时任宪兵总司令,和关麟征是黄埔一期同学)。 带头的宪兵队长说:“张司令专门吩咐,不管是谁,都不能进去。” 关麟征说:“你们可以用卫长官家的电话联系张镇,就说我要进去。” 宪兵队长说:“恕我直言,此事张司令也做不了主,即便是前几天顾总长(顾祝同)来,也还是蒋总统特批的。” 双方就这样僵持了将近十来分钟,无论关麟征如何解释、争辩,甚至拿出头衔施压,宪兵始终不肯松口。 这可点燃了关麟征的怒火,猛地抬起手将中将领章撕下来扔到地上,气冲冲的说:“凭这个都进不了门,我也不要了!” 发火归发火,关麟征终究还是没能进去,只能气愤的离开。门口的这场冲突,屋子内的卫立煌看在眼里,他当时就站在二楼的窗口,可又能如何呢? 关麟征怒扔肩章的事情,在南京军政界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有黄埔将领私下议论,说关麟征 “胆子也太大了,敢在蒋校长的眼皮子底下闹事;也有人暗中佩服他的血性, 在这种情况下,敢为被软禁的 “罪臣” 出头,这份情谊实在难得。 老蒋得知后,气得大骂关麟征“太放肆”,但最终却没有下令惩处。毕竟,作为继胡宗南之后,国军黄埔将领中第二个升任集团军总司令的关麟征,已经被老蒋打压的够呛,老蒋总不能为这点事,将其关押审判吧。 就在卫立煌为自己的命运忧心忡忡时,事情出现了转机。不久后,老蒋宣布“下野”,跑去了溪口遥控指挥。 李宗仁以“代总统”的身份走到前台后,下令撤离卫立煌宅邸的宪兵、特务。宪兵司令张镇很痛快的答应了,可特务头子毛人凤在老蒋的授意下,还是留了几个特务。尽管如此,卫立煌的处境比之前好多了。 1949年1月28日,也就是农历除夕。看守卫立煌的几个特务,急着回家和家人团聚,纷纷找借口离开了卫宅。 卫立煌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换上早就准备好的便装,乘坐事先安排好的汽车,悄悄驶出南京城,

0 阅读:142

猜你喜欢

国际大碗说

国际大碗说

纵横国际间,探秘全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