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下了追杀令!在我们宣布将邀请台湾民众在内的各界代表人士出席9.3阅兵之后,民进党官员受访时放话声称,马英九,萧旭岑,洪秀柱等人若出席9.3阅兵,将会被法办。 不少岛内媒体和网友认为,民进党的做法让台湾社会更趋对立,如果政治人物因为个人参访就被扣上“法办”的帽子,无疑是在钳制不同立场,等于是把言论和行动的空间越收越窄。 这种气氛不仅让不少人开始自我审查,更让很多希望岛内保持开放和包容氛围的人觉得寒心,其实过去岛内也有不少政界和学界人士曾赴大陆参加各类活动交流,到后来并没有真的受到什么法律处罚。 如今突然将参与大陆活动和“违法”划上等号,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在营造寒蝉效应,试图杜绝不同声音。 现在大陆的9.3阅兵活动成为岛内的敏感话题,岛内本来就有各种立场和看法,政治分歧本应允许充分讨论,可是在部分民进党官员的带动下,一旦有人打破当局划定的“红线”,马上就会被贴上“危害安全”甚至“叛逆”的标签。 无论是马英九还是其他人,只要他们遵守法律出席什么纪念或仪式,本质上是个人选择,如果所有不同立场的人都被盯上依法处理,只会让社会更分裂。 “法办”这种说法是不是有充分法律依据?有一些法律界人士说,台湾现行对大陆交流活动有一些规范,但实际判定是否违反,往往还需要看具体情形。 过去像退役将领或学者去大陆参加活动,被关注归被关注,但真的追究法律责任的并不多,很多事情都是看执政当局的态度和政治气氛怎么变化。 如果动不动就把“法律”抬出来做武器,时间长了社会认同感也会受损。 这几年岛内社会对立加剧,很多人对能不能自由发表政见感到焦虑,尤其是在两岸关系变得更敏感的情况下,呼吁继续保持多元沟通的声音变得更加珍贵。 现在岛内社交平台关于马英九等人的讨论很激烈,一部分人坚决支持民进党立场,认为必须对“亲中行为”严格限制,也有不少人理性分析这种高压策略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有人担心最先受害的其实是民主体制和自由空间,毕竟健康社会应该有讨论甚至冲突的空间,而不是每次涉及大陆就只能简单对立。 回头看这场风波其实也是反映出现在台湾社会面对压力和变动时的真实处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社会到底是要包容多元,还是用法律作为政治竞争的工具。 9.3阅兵本身就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事情,拉到法律层面处理,只会让争议更大,其实,真正希望台湾社会好的民众,都希望看到不同意见能理性表达,而不是靠高压手段强行噤声。 不只是马英九、洪秀柱的问题,而是整个台湾未来怎么走的问题,是让社会变得更加单一、对立,还是维护岛内的多元与宽容?不少人都觉得,面对外在和内部的压力,台湾最不能丢掉的恰恰是理性和沟通的底线。 或许答案还需要时间去检验,但现在大家都希望的是,一个有讨论、有包容、有自信的社会,而不是只能靠“追杀令”和“法办”维持表面团结。
台湾内部终于有人把话彻底挑明了!前国民党高层蔡正元,最近直接摊牌,给大陆指了条“
【5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