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终于意识到了,再不认真对待和中国合作,伊朗将永无出头之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即将出席在中国举行的上合峰会和9·3阅兵式,在访华前举行的高层会议上,他强调,伊朗愿意同中国展开“认真的、具有建设性”的合作。 这位新任总统的行程安排,像一束光穿透了德黑兰的政治迷雾,让外界嗅到了中东棋局变动的气息。 佩泽希齐扬的访华计划酝酿已久,其外长阿拉格奇亲自向媒体确认了行程细节,透露总统将参加8月底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这场峰会绝非寻常聚会——二十多国领导人齐聚津门,是上合组织成立24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天津街头早已挂起“2025相约上合 绽放津彩”的标识,整座城市都在迎接这场外交盛宴。 而紧随其后的9·3阅兵式,更将成为展示中国军事实力的窗口,多国领导人将亲临现场,普京的出席尤其引人注目。伊朗总统选择这一系列高规格场合亮相,显然不只是礼节性访问。 回溯中伊关系,一条隐形的红线始终贯穿其中。两国因共同面对美国压力而走近,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古老智慧,在当代地缘政治中依然鲜活。 2021年签署的25年全面合作协议,曾被西方媒体渲染为“秘密结盟”,实则是对伊朗“欧亚路桥”地位的务实认可——这个手握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的国家,长期渴望打破封锁,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恰好为其打开了东西方走廊。 佩泽希齐扬在高层会议上的表态,更像是对这份迟来的默契的确认:他不仅强调“珍视伊中传统友谊”,更明确将中国列为“主要国际伙伴”,外交政策中“深化合作”的措辞,比前任更直接。 德黑兰的转变并非毫无征兆。今年4月,伊朗军队举行全国阅兵式,展示新型武器装备庆祝建军节,这种硬实力展示背后,是对外部压力的应激反应。 但佩泽希齐扬似乎更懂得刚柔并济。他呼吁海外伊朗人回国,要求司法与情报机构配合消除侨民顾虑,这种对内凝聚人心的动作,与对外寻求突破的策略形成呼应。 当他在高层会议上说出“认真的、具有建设性”时,或许已经意识到:单靠石油资源或军事威慑无法让伊朗“出头”,唯有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才能在东西方博弈中找到平衡支点。 天津的峰会场馆里,佩泽希齐扬将看到怎样的景象?上合组织成员国正围绕经济安全合作展开密集磋商,四大成果框架已初具雏形。而9·3阅兵式上,当中国新型武器装备驶过长安街,他或许会想起德黑兰阅兵场上那些国产导弹——相似的民族自豪感背后,是两种不同发展路径的碰撞。 更大的舞台在等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早已表态,愿与伊朗新政府携手前行。 佩泽希齐扬的这次东方之行,或许真能让伊朗在十字路口找到方向——毕竟,当二十多国领导人聚首天津时,没人想成为那个被时代列车甩下的乘客。 对此,大家怎么看?
伊朗终于意识到了,再不认真对待和中国合作,伊朗将永无出头之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
士气沉沉
2025-08-30 23:28:18
0
阅读:69
小跑
不知道伊朗还有多少内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