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蒋万安可以参加“九三阅兵”,他要是参加了,将会成为东方大国正史里的历史人物,其影响度可能超过马英九等人,因为他是蒋介石的后人,也再一次彰显国共可以为和平发展而合作的。年轻的蒋万安应该明白分久必合的大势所趋,只是时间问题。 正因为如此,他的一举一动才格外敏感。蒋家在两岸史上带着深厚的印记,蒋万安既是台北市长,又是蒋介石的曾孙。 他的身份让人们无法单纯把他看作一位地方官员,而是天然地与两岸的历史与未来联系在一起。 如果他真的站在阅兵的观礼台前,这个画面会立刻被赋予象征意义,不是简单的出席,而是历史在今天的折射。 “九三阅兵”对于大陆来说,是纪念抗战胜利的重要时刻,它不仅仅是展示军事实力,更是强调那段共同的民族记忆。 如果台北市长也是蒋家的后人此时现身,那么场景就会不一样了。它会让人立刻想到,当年国共在战火中抛下分歧并肩抗敌,如今这种历史对照再一次出现,多少会被看作是可能的和解信号。 然而现实摆在面前,岛内政治并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民进党当局一直对公务人员参加大陆任何官方场合保持极力的阻止。 他们担心这样的行动会让台湾民众觉得两岸还有合作的可能,也会冲击他们长期操作的政治叙事。蒋万安如果真要走出这一步,他面对的将不只是政治风险,而是整个政治环境的合力压制。 可是社会民意本身并不一致。岛内也有不少人渴望透过交流来减轻紧张,尤其是那些长期和大陆有往来的人最清楚,如果关系一直恶化,台湾会付出很大代价。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若蒋万安最终出席,不少人会认为这是种勇气,而且可能打开另一种可能性。 国际局势更让这件事复杂化。外部力量不断推动台海紧张,希望加深两岸隔阂,而如果出现蒋家后人和大陆领导人同时出现在抗战纪念的画面。 其传递出来的信号会很鲜明:民族之间的沟通没有被完全切断,外部操弄并不能把两岸彻底推开。这正是为什么他的行动举足轻重。 蒋万安自己并不是没有提过看法,他多次说过,关系越紧张,越需要沟通。这种话在当下显得格外不合时宜,但他的坚持表明他想保留一条交流的道路。 如果他最终选择参加,他或许会付出代价,但他也可能因此成为历史记忆中的关键一笔。 蒋万安若能走上那一步,对两岸关系未必会立刻带来巨变,但已经足够给人希望。它不仅是对昨天的记忆延续,更是对未来可能走向的试探。 历史的转折往往就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迈出了别人不敢迈的步伐,而这一次,年轻的蒋万安,有机会成为那个让人记住的人。
[月亮]蒋万安可以参加“九三阅兵”,他要是参加了,将会成为东方大国正史里的历史人
芸霄记史
2025-08-31 16:29:26
0
阅读: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