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活埋了5000红军,却逃往海外安享晚年,几十年后竟还有人纪念他! 1936年的西路军覆灭,是很多人心里永远的痛。两万多红军西征,最后大半葬身河西走廊。最残酷的一幕,来自马步芳的部队。大批被俘的红军,成百上千地被推入大坑活埋,女兵惨遭凌辱,指挥员被斩首示众。粗略一算,光活埋就五千人。这样的血债,放在哪个时代,都不可能被遗忘。可偏偏几十年过去了,竟还有人把他称作“地方能臣”,甚至把故宅修成景点,这让人心里说不出的别扭。 时间推到1949年,兰州决战打响。马家军妄想凭老底子守住西北,可在解放军的炮火下几乎不堪一击。战斗惨烈,解放军付出巨大代价才拿下城池,马家军全军覆没。可马步芳呢?早就带着金银细软跑路了。临走还不忘打点蒋介石,用黄金换一个“甩锅”的机会。最后全家迁往沙特,摇身一变成了大使,再后来干脆凭产业过上了安逸的日子。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人,竟能平安地死在病床上,这让无数烈士遗属心里堵得慌。 历史本该是最公正的法庭。马步芳的名字,本应钉在耻辱柱上。可如今竟有人替他粉饰,说他“治理有方”,说他“带动地方经济”。问题是,那五千红军的命呢?那无数惨死的战士,难道不值得记住吗? 我们今天提起马步芳,并不是要渲染仇恨,而是要提醒后人:历史不能被颠倒,屠夫不能披上贤能的外衣。真正该被纪念的,是那些倒在黄沙里的无名英雄,而不是一个靠投机和残忍苟活的败将。
抗战中,日军重兵包围大清河,聂荣臻急设前指应对。不料,前指司令朱占魁却不在乎:“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