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半年拿下 3500 平方公里!这地盘有多狠 9月1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今年春夏已控制乌东3500平方公里领土。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表示,自今年3月以来,俄军在军事行动中不仅控制大片土地,还推进设立安全缓冲区,76次打击乌克兰重要军事设施和军工综合体设施。 别觉得这数字抽象,咱换算下就懂了:这面积差不多是 5 个新加坡拼起来那么大,还顺带把 149 个乌东村子都纳入了管辖。 更关键的是,这些土地不是随便占的荒郊野外,正好卡在乌东顿巴斯工业带和扎波罗热州的交界地带,是俄乌双方抢了快两年的 “战略肥肉”,俄军这回算是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了。 紧接着,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就把这事的门道说透了。他直言,从今年 3 月开始,俄军就没打算 “瞎占地”,而是盯着 “控地、筑防、打软肋” 三件事一起干。 占了 3500 平方公里后,俄军没歇着,直接在哈尔科夫州和卢甘斯克州的交界,修了条宽 20 到 30 公里的安全缓冲区。 这缓冲区可不是简单的 “铁丝网隔离带”,里面连 12 个公路枢纽、3 个铁路货运站都串起来了,刚好把乌军之前用来炸俄境内别尔哥罗德的火箭炮射程给盖住。之前乌军总琢磨着从这一带偷袭俄本土,现在有了这道 “墙”,想再动手可就难了。 更让乌军头疼的是,俄军在占地的同时,还没忘端掉他们的 “武器饭碗”。 前后 76 次精准打击,全盯着乌克兰的军工核心 — 西部利沃夫的导弹发动机厂、中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无人机芯片车间,还有南部敖德萨的弹药仓库,这三处正好是乌军现在最依赖的 “造武器据点”。 之前乌克兰还跟西方吹 “能自己拼无人机”,结果这些厂子一被炸,乌军彻底慌了。现在想拿武器,只能等北约从波兰、罗马尼亚运成品过来,以前 3 天就能到的补给,现在得等 5 天以上,扎波罗热前线的士兵连反击的频率都降下来了。 格拉西莫夫还强调,现在战场的主动权全在俄军手里,想打哪儿就打哪儿。 这话可不是吹牛,跟去年俄军同时扑多条战线不一样,今年春夏俄军就盯着乌东一个方向使劲,只派少量兵力在赫尔松、尼古拉耶夫州晃悠,牵制乌军注意力。 乌军果然被绕进去了,不得不把原本要用来反攻南部的 3 个机械化旅调去乌东救火,结果扎波罗热的反攻计划直接卡了壳。 而俄军占了土地后,也没急着往前冲,反而赶紧让工兵修混凝土工事、埋反坦克地雷,把占的地盘守得严严实实,这节奏抓得让乌军一点脾气没有。 其实俄军这么干,早把 “打长期战” 的算盘打好了。 修安全缓冲区,不只是防乌军偷袭,更是想把战场和俄本土隔开,少影响自己的经济;炸乌军军工设施,是摸准了北约的 “软肋”— 北约能给成品武器,却没法帮乌克兰快速重建生产线, 乌军越缺武器,越难跟俄军耗;占乌东的土地,更是盯上了当地的煤炭、钢铁资源,以后前线缺物资,不用从俄本土大老远运,直接用当地的资源就行,省了不少麻烦。 再看乌克兰这边,俄军宣布消息后,他们国防部只干巴巴说 “会继续反攻”,连具体怎么干都没提。之前泽连斯基还跟西方领导人喊着 “要优先恢复军工产能”,现在厂子炸的炸、瘫的瘫,这话也没了下文。 北约内部更是吵成一团,东欧国家说 “干脆多给成品武器”,可又怕运输的时候被俄军空袭;其他国家则觉得 “给零部件更稳妥”,但乌军现在连组装的厂子都没了,给了也白给,两边谁都说服不了谁。 说到底,俄军这 3500 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不是单纯的 “战利品”。 从卡住乌东的战略要地,到修缓冲区防偷袭,再到断乌军的武器补给,俄军是把 “控地” 和 “打势” 绑在一起干的。 接下来西方会不会加大对乌援助、俄乌有没有可能坐下来谈判,恐怕都得看俄军这手 “以地换势” 的牌怎么打。毕竟在长期战里,占住关键地盘,就等于攥住了局势的主动权。
“乌克兰方面威胁要炸中国无人机民企工厂!”当地时间2025年8月31日,乌克兰方
【208评论】【71点赞】
以后再说
填进去11万人,值得吗?
tb41499427
只进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