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朝三国都明白了,打美军航母已不重要:必须先打日本导弹基地 航母曾经是美国在亚太耀武扬威的“海上移动机场”,但现在,它的威慑力正在被一种更致命的东西取代——导弹。 不是普通的导弹,而是密密麻麻、射程2000公里、能覆盖中国沿海、俄罗斯远东和朝鲜全境的远程打击系统。 美国在日本加速部署“堤丰”导弹系统,NSM反舰导弹和“暗鹰”高超音速武器,直接把日本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导弹发射台。 这下好了,中俄朝三国突然发现,航母已经不是最优先目标了,因为航母再大,也只是一艘船,而导弹基地一旦建成,就是一把抵在三国喉咙上的刀。 美军现在玩的是“导弹制海、导弹制陆”的新战术,不再依赖航母和战机去争夺制空权,而是靠前沿部署的导弹阵地,在开战的第一时间发动饱和打击。 日本的角色,从“防御盾”变成了“攻击矛”,过去,日本自卫队主要任务是配合美军行动,但现在,它成了美国导弹战略的核心执行者。 九州部署的12式改进型导弹,射程能覆盖中国长三角、福建沿海,甚至中国台湾北部,如果未来冲绳也部署,那整个东海都在射程之内,俄罗斯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朝鲜的军事设施,全都被纳入打击范围。 这种变化让中俄朝三国迅速调整战略,以前,三国最头疼的是美军航母战斗群,但现在,航母的威胁已经被高超音速导弹、反舰弹道导弹和远程巡航导弹大幅削弱。 中国有东风系列,俄罗斯有“匕首”“锆石”,朝鲜的KN-23导弹精度也提升到了190米,航母一旦进入东亚海域,就是活靶子,根本扛不住饱和打击。 但导弹基地不一样,它们是固定的,但机动性强,可以快速转移,而且数量庞大,美军在日本、琉球群岛、菲律宾的导弹阵地,就像一张大网,随时准备收紧。 一旦冲突爆发,这些导弹基地能在第一时间瘫痪对手的关键设施——机场、港口、指挥中心,甚至核电站。 所以,中俄朝三国现在面临一个更紧迫的问题:如何在战争初期迅速摧毁这些导弹阵地? 答案很简单,先发制人,现代战争的特点是“发现即摧毁”,谁先出手,谁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削弱对手的远程打击能力,日本作为美国导弹部署的核心基地,自然成了最优先目标。 这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日本心甘情愿跟着美国搞小动作,却没想到一旦冲突爆发,日本的城市、工业区、军事基地将成为第一波打击对象,东京、大阪、福冈这些人口密集区,一轮导弹齐射就能让经济瘫痪,日本90%的能源依赖进口,海上通道一旦被封锁,连油都没得烧。 更讽刺的是,美国不会为了日本拼命,美军在亚太的基地是固定的,开战第一波就会被重点打击。 80年前,日本军国主义扩张,最终自食其果;80年后,日本再次成为大国博弈的前线,只不过这次,它不再是侵略者,而是被推上战场的“棋子”。 中俄朝三国对日本的共识很强,历史恩怨、地缘竞争、安全威胁,全都指向同一个结论:一旦动手,日本就是那个出头鸟。 现在的问题是,日本能否在成为“战场”之前清醒过来,还是继续跟着美国的指挥棒,一步步走向危险的边缘。
空中雷霆,“北京重锤”!“惊雷-1”全球唯一空基核导弹震撼亮相!9.3阅兵中
【6评论】【30点赞】
王亮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