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再多有什么用?霍震霆携子阅兵现场落泪,这回李嘉诚真绷不住了。 今年9月3日,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举行的阅兵式上,一个画面耐人寻味,霍震霆带着儿子霍启刚、霍启山一同受邀观礼,这已经是他们家族第三次获得这份殊荣,而在另一边,身为香港首富、坐拥373亿美元身家的李嘉诚,却并未出现。 这不禁让人好奇,财富的多寡,难道不是登上这个舞台的唯一门票吗?这背后其实是香港两大家族截然不同的生存哲学。 霍家的影响力,从来不只用金钱衡量,时间拨回到抗美援朝时期,当西方对新中国进行严密锁定时,霍英东组织船队,冒着被拦截甚至牺牲的风险,将急需的药品和柴油等物资送往内地,这在当时,无异于一场豪赌,赌的是一个国家的未来。 改革开放后,他又是第一批回内地投资的港商,无论是助力中国体育重返国际舞台,还是倾注百亿开发南沙,最后将盈利项目以一元钱的价格交还国家,霍家的每一步,都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这种深度的捆绑,为家族积累了金钱无法购买的信任。 相比之下,李嘉诚始终将自己定义为纯粹的商人,赚钱在他看来天经地义,他的商业逻辑里,“资本无祖国”是基本准则,自2013年起,他开始大规模抛售在内地和香港的资产,转而投向欧洲。 更具争议的是在中美关系紧张的节点,他将手中掌握的43个战略性港口打包出售给了美国资本,这些港口曾处理着中国21%的货运量,这一系列操作,虽然在商业上无可厚非,却让他失去了在国家层面的战略互信。 这种分歧同样体现在他们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上,很多人不知道,如今备受诟病的“公摊面积”,最早竟是霍英东为了解决香港普通市民住房难题而首创的,他的初衷是让更多人能用更低的总价拥有自己的家。 然而这个善意的设计到了李氏企业手中,却成了收割财富的工具,旗下楼盘的公摊率高得惊人,2006年元朗的某个项目,实用率甚至只有四成,更让人咋舌的是,他们还能通过物业公司将公摊区域二次出租牟利,形成了王晶导演口中“剥皮”式的三重盘剥。 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事风格,最终导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安全处境,霍家人出行从不带保镖,这份坦然与从容,源于公众的普遍认可,就连悍匪张子强也曾明确对手下下令:绝不能碰霍家,这是一种来自民间秩序的“豁免权”,比任何安保都更可靠。 反观李嘉诚即便只是吃顿饭,身边也围着八名保镖,他儿子曾被张子强绑架的惨痛经历,让他不得不将自己和家人用一座无形的财富壁垒囚禁起来,这恰恰说明,当财富的积累被视为一种“剥削”时,财富本身就成了最大的风险源。 最终一个家族能走多远,看的不是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霍英东先生离世时享受国葬待遇,灵柩上覆盖着国旗,霍震霆带着儿子们登上天安门城楼,这是一种无声的传承。 而李嘉诚的财富帝国虽然庞大,却始终需要森严的壁垒来守护。这两种选择的结局,早已写得清清楚楚。
钱再多有什么用?霍震霆携子阅兵现场落泪,这回李嘉诚真绷不住了。 今年9月3日
云云聊聊娱
2025-09-03 19:31:15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