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30日,这幅照片定格了阴山战役中的一幕,呈现了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争斗后失去生命的壮烈场景。除了那些冲锋陷阵的战士之外,排雷的工兵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你们先走!我断后。”安忠文大声对着战友们喊道。这一刻,他毅然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是1984年4月30日,者阴山战役中最悲壮的一幕。 者阴山位于云南麻栗坡县境内,海拔1200多米。1984年以前,越军在此构筑了大量坚固工事,布设了密集的混合雷场。收复者阴山的战斗在4月30日清晨打响,我军投入数个团的兵力,誓要收复这片神圣国土。 “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这是参战官兵的共同信念。“雷场就是战场,排雷就是打仗。”工兵战士们这样形容自己的使命。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工兵部队承担着最为危险的使命。 敌军在阵地前方精心布置了混合雷区,交织着防步兵地雷、反坦克地雷和诡计装置。工兵战士们必须在枪林弹雨中开辟安全通道,每一步都面临着生死考验。排雷英雄杨再林在总攻前悄无声息地清除了162枚地雷,为部队的进攻扫清了障碍。 在一次突击任务中,工兵班长安忠文正带领战士们执行排雷作业。突然,一声巨响,他的右脚被地雷炸断,双眼也被弹片灼伤。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毅然决然地用自己的身躯滚向雷区,为战友们开辟出一条生路。这十三米的滚动路上,他全身二十多处被炸伤,却为战友们打开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安忠文最终永远失去了光明和右腿,但他的英勇行为拯救了无数战友的生命。战后,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崇高荣誉。在那段烽火岁月里,这样感人肺腑的事迹数不胜数,每一枚军功章的背后,都镌刻着一段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者阴山一役,我军以较小的伤亡赢得了重大胜利。但每一个统计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有刚满十八岁的青年,有初为人父的丈夫,还有家中双亲倚门而望的儿子。他们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用热血守护着祖国的锦绣河山。 今日的者阴山主峰,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每年都有各界群众前来瞻仰缅怀。昔日的战场早已披上绿装,但历史的记忆永远鲜明。幸存的老兵们时常重返故地,追忆战友,传承历史,让红色基因生生不息。 这段历史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宝贵。没有先烈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将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 让我们向所有为国捐躯的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学习他们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品格。在本职岗位上精益求精,在社会生活中遵纪守法,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告慰先烈英灵。 每一个太平日子都值得倍加珍惜,每一份平凡岗位的坚守都意义非凡。让我们继承红色基因,在新征程上砥砺前行,这才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也是对历史最好的传承。 信息来源: 红色荆楚|第5卷 脊梁 铜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铜仁地区志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大阅兵踢正步1厘米误差很难吗?相当难,但普通人也能练!关键在这几点大阅兵里徒步
【3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