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不愿承认但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中国远远落后美国的时代结束了! 近日,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在《纽约时报》的发言,“中国追赶美国的时代已经结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 这话听着像夸中国,其实藏着西方的小心思:他们早就习惯了 “美国在前、中国在后” 的剧本,现在剧本崩了,只能用这话给自己找补。可事实摆在哪儿:中国不是追上了美国,是直接把 “追赶” 的游戏规则改了,这才是西方最不愿认、又不得不面对的事。 美国想拆中国产业链,结果自己先慌了。 就说新能源领域,中国现在握着重拳 — 全球 70% 以上的动力电池产能,从锂矿提炼到电池回收,全链条技术都攥在手里。美国 2022 年搞了个《通胀削减法案》,撒几百亿补贴想把新能源企业拉到美国建厂,看着挺热闹,实际呢? 三星、LG 这些企业确实去美国圈了地,但核心的正极材料生产,还是乖乖留在中国。为啥?因为中国有别人比不了的配套网 —一个电池厂周围 50 公里内,能找齐隔膜、电解液所有供应商,当天要货当天到,这种效率美国挖空心思也建不起来。 更狠的是中国的电池回收技术,镍、钴、锂这些贵重金属,回收率能到 95% 以上,等于把产业链做成了 “循环闭环”,美国在这方面差了至少 3 年,想追都没那么容易。 以前西方定规矩,现在中国说的话有人听了。 早年间,通信标准都是美国高通、欧洲爱立信说了算,中国只能跟着点头。可到了 5G 时代,风向彻底变了 — 华为、中兴手里握着全球 42% 的 5G 关键专利,相当于制定规则的 “话语权”。 中国提的 “极化码” 技术,直接成了国际标准。美国不服气,拉着欧洲企业投票时搞小动作,想把中国方案挤出去,结果没用 — 全球手机厂商一半以上在中国,不跟着中国标准走,手机卖不出去,谁愿意陪美国赌? 不止 5G,物联网里的 “智慧城市标准”、量子通信的 “安全评估规则”,中国提的方案都成了国际通用的,西方再想垄断规则,门儿都没有。 美国卡中国芯片,反倒把中国逼出了新路子。 美国把芯片当 “杀手锏”,又是禁售先进制程,又是拦着企业合作,想让中国芯片断供。可中国没跟着美国的路子走,反而绕了个道:你不让用先进制程,我就搞 “Chiplet(芯粒)” 技术,把好几块普通芯片拼起来,效果能赶上 7 纳米,2024 年用这技术的国产服务器芯片,出货量直接涨了 180%。 你垄断传统芯片架构,我就推 RISC-V 开源架构,现在全球 1000 多家企业都在用,连英特尔、高通都没法阻止。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第三代半导体 — 中国的碳化硅芯片,已经能用在新能源汽车、储能上,量产技术比美国还成熟,市场份额占了全球一半以上。 美国本想卡中国脖子,结果自己的芯片企业丢了中国市场,业绩一路下滑,这脸打得够响。 中国建的 “数字基建”,正在抢美国的地盘。以前全球数字基建都是美国说了算,发展中国家想用,就得听美国提条件。可中国搞的 “数字丝绸之路” 不一样,不附加条件,还帮着建实用的东西。 在老挝,中国帮着建了 5G 网络,3 年时间就让老挝互联网普及率从 30% 涨到 65%,农村里的人现在能用手机卖农产品;在肯尼亚,中国建的 “智慧港口” 让蒙巴萨港的货物周转快了 40%,当地工人工资都涨了不少。 反观美国搞的 “重建更好世界”,喊了好几年,就落地几个小项目,还逼着人家签一堆环保、劳工条款,谁愿意跟?现在越来越多国家找中国合作,不是因为中国给的多,是因为中国的方案实在、管用。 施密特的话,其实是西方的 “无奈宣言”。现在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医药上都在突破, 西方再不愿承认,也得面对。
全球芯片厂老板凌晨三点集体惊醒,因为中国一纸出口许可名单直接锁死导弹5G电池命脉
【15评论】【52点赞】
天选之谢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