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访华圆梦:中俄将新建一条输气管线,伊朗给中国提了个醒?9月2日,普京访华圆梦,中俄签署“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的建设项目,这条线路将通过蒙古国输送天然气,达成为期30年的合作,可谓是互利共赢的代表之一。不得不说,这次俄方能够达成该协议,属实是在能源战略方面做出了新的突破,毕竟普京一直想着能够透过能源领域来提升贸易地位,为此还推出了北极合作等等话题。 美俄双方会晤的时候也将能源发展放到议题当中,可见俄方确实想着持续深化能源发展道路,因此,能够做出突破,就等于在迈向能源强国中前进了一步,更别说还是中方这类大客户。 由于中方的人口数量较多,城市对于能源方面的需求难以忽视,而俄方这种大型供应商,对中方来说自然是达成安全保障的选项之一,虽然说能够选择的国家不少,可集合来看却很少。 因为在美西方压制下,能源保障如果不能持续稳定的提供货源,那很容易产生问题,且等同将自身能源命脉变成其他国家的把柄,所以寻求多方面的供货商非常重要。 当然,俄方本身作为供货商,自然也是需要客户的,所以跟中方达成合作,既是解决中方能源方面缺乏的市场,也是给自己创造利益,他们自然乐意达成合作,毕竟美欧采取对俄压制。 随着时间流逝,俄方面临的能源出口困境也逐渐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么就选择重新打开欧美市场,要么就寻求下一个客户,所以中俄能源合作是在双方需求下促成的。 至于管道线路途径的蒙古国,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发展机会,毕竟管道线路建设是个大项目,中间会产生相当多的工作岗位,而且有了天然气输送管道,蒙古国就能够采取新的战略。 也就是通过中间人的定位,跟中俄深化合作,达成更多的项目,这样一来,他们内部的基础产业还有各项技术都会迎来一个好的发展机会,如果能够抓住这波机遇,明显会有不少收获。 关键就在于蒙古国能不能在中俄两国之间维持平衡,避免自身立场引发的问题,从结果来说,蒙古国选择认可协议,难免有着相似的想法,希望借助这次合作发展自身经济产业。 因此,这份协议对于三者来说都是一个好的项目,俄方能够借助其进行产业转型,且打开能源出口的通道,弥补因为失去欧洲市场带来的损失,中方能够保障能源安全。 蒙古国也能获得发展机会,不过,伊朗的事情给中方提了个醒,那就是能源供应不能单单依靠一个国家,否则就可能突然出现伊朗这样的问题,因为以伊冲突影响供货等等。 所以说中方的对外合作项目明显还是要持续扩大的,我们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能够加入相关合作项目,进而达成互利共赢关系,而非制裁压制的关系。 参考资料: 中俄蒙签天然气大单,“中国不在乎西方怎么想”丨观察者网
苦苦等了10年,普京最想要的,中国终于给了准信等了十年,普京终于等来了那句中国
【19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