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犯了个最大的战略失误!” 新加坡外交官马凯硕曾警告中国:中国最大的战略失误,不是南海争端,不是科技竞争,而是冷落了美国商界,如今6年过去了,真相真的如此吗? 2020年,马凯硕出版了一本《中美博弈与战略抉择》,其中就提到了这一点,但时隔六年,他这个说法不仅是片面的,甚至是不够长远的。 一直以来不是我们冷落了美国企业,而是他们的心态发生了转变。 中国的市场有多大,美企比谁都清楚,所以他们乐意过来做生意,而我们也乐意敞开大门。 过去美国多少企业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波音飞机从1993年到2017年,在中国的销售额直接从十几亿翻倍到了百亿美元。 还有他们的通用汽车,如果不是与中企合作,拿下了中国这么庞大的市场,他们早就被日、德企给挤下赛道了。 像特斯拉、苹果、微软、高通,哪一个不是在中国赚得起飞? 只是他们将这个生意做变味了,从一开始在“中国赚钱”转变为“怕中国抢生意” 所以随着中国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日益强大,美国也意识到了危机感,过去他们将我们视作“跟随者”,但现在已经转变为“竞争者” 随后开始了一系列的关税政策,逼着美企选边站的同时,也把他们给坑惨了。 而如今的中国已经把市场多元化玩得很溜了,态度也很明确——生意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换人,反正威胁我不可能。 只能说,造成这个局面的从来不是我们,而是美国自己!
中国阅兵效果立竿见影,美媒劝美国冷静:这次是冲我们来的中国阅兵结束了,美媒对中
【35评论】【61点赞】
行者
站在旧秩序视角这么说没毛病,就是美国美元霸权坚固无比,美国掌控研发设计和市场销售,中间制造留给中国,还不能是高端的,高端的就把控不了了。然后挣得美元买美国国债就会美国,在这个过程赋予美元以实体资产价值。这个旧秩序中国吃两次亏,还被卡住了脖子。中国要想真正复兴,首先解决的就是研发技术和市场销售被别人控制的局面,也就是商品定价问题。产业要升级,拜托设计研发依赖于人,向高端制造业突破;购买原材料和销售商品定价权,建立自己的结算系统或货币互换,一带一路倡议,甩开美元直接交易。未来的局势发展,专家的观点是有局限的,无法解释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