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现在才顿悟:93阅兵的真正目的,根本不是为了证明装备有多厉害,而是要把这

芸霄记史 2025-09-05 15:33:53

[微风]现在才顿悟:93阅兵的真正目的,根本不是为了证明装备有多厉害,而是要把这些东西,深深地刻进现代年轻人的骨子里。   9月3号的阅兵仪式上,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着北京长安街,以为要看一场顶级的“装备秀”。   可当仪式拉开帷幕,最抓人眼球的,既不是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导弹方阵,也不是战机划过长空的巨大声浪。   几乎所有人的视线,都被一列缓缓驶来的车队给吸走了,车上坐着的,是一群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爷子。   他们穿着几十年前的军装,胸前的勋章密密麻麻,在宽大的车厢里,显得格外瘦小,他们,就是从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走过来的抗战老兵。   可是在这么一个在向世界展示国家最现代化、最强大一面的盛典上,为什么要把这些年迈体弱、仿佛属于另一个时代的老人,放在如此显眼的位置?   他们和周围那些闪着寒光的新式武器,看上去完全不搭界。   要解开这个谜团,就得把时间的钟拨回到七十多年前,那个时候,这些需要人搀扶的老人,正当青春年少。   他们所处的中国,山河破碎、战火纷飞,他们手里的武器,不过是落后的步枪和大刀;他们的后勤保障,更是吃了上顿愁下顿。   而他们所要对抗的,是当时亚洲装备最精良、工业实力最雄厚的侵略者。   在那种实力悬殊到令人绝望的境况下,他们没有任何先进的坦克可以依靠,更没有战斗机为他们提供空中掩护。   他们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血肉之躯和那股子宁死不屈的意志。   那段历史,是用无数人的牺牲与悲壮谱写的,是我们整个民族记忆里最沉重的一页。   所以现在将他们请到天安门前,让他们亲眼看看如今这个强大的国家,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却最有力的回答。   直到这一刻,我们才彻底明白,这场阅兵其实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国民记忆唤醒仪式”,它的主要观众,正是千千万万守在屏幕前的中国年轻人。   这一代人,成长于国家腾飞的年代,和平与富足对他们而言,如同空气和水一样理所当然。   课本上“民族危亡”之类的词汇,对他们来说只是遥远而抽象的概念。   而这场阅兵,就是要用最直观、最震撼的画面,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滚烫。   当年轻人亲眼看到,那些曾用生命捍卫国家的英雄如今已是风烛残年,他们才能真切地理解和平的代价。   当他们看到老兵们脸上那份激动、欣慰与骄傲交织的神情,才能体会到从屈辱到强大的征途是何等漫长与艰辛。   这种冲击力,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比拟的,它让年轻人看清,脚下这片安宁的土地,是前人用怎样的牺牲换来的。   懂得这一点,远比知道几件新武器的型号参数重要得多。   这种被唤醒的记忆,最终会内化为一种精神烙印,深深地刻进年轻一代的价值观里。   它回答了几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什么东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的?   这种深刻的认知与共识,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底气所在,它告诉我们,享受前人栽下的树所带来的荫凉时,更要懂得当初栽树的艰辛,并接过守护和培育这棵大树的责任。   这种精神的传承,才是那场盛大仪式背后,最深远、最重要的目的。

0 阅读:178

评论列表

冷静前往

冷静前往

1
2025-09-05 16:27

这个必须要赞[赞][赞][赞]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