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找到卡中国脖子的东西了,就是乙烷,美国那边说因为中国是最大买家,美国是最大

蕊蕊聊过去 2025-09-05 19:34:08

美国又找到卡中国脖子的东西了,就是乙烷,美国那边说因为中国是最大买家,美国是最大卖家,所以只要美国不出口乙烷给中国,中国的塑料厂就要倒闭关门。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 在美国石化领域,一场资源博弈悄然上演。乙烷这种天然气伴生品,竟成大国贸易摩擦新焦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塑料生产国,对原料需求庞大,美国声称掌控供应,就能轻易切断中国产业链。真相如何? 全球石化供应链里,乙烷地位关键,是乙烯主要原料,乙烯支撑从包装到零部件的产品制造。市场格局由少数国家把控,美国页岩气开发让产量占全球六成以上。 中国石化体系齐全,本土乙烷提取成本较高,还需环境治理,因此进口成实用选择。多年来,中国从美国采购大量乙烷,降低负担,确保供应稳定。这种合作推动贸易,但也藏风险,尤其贸易环境变时。 美国2025年5月23日对华乙烷出口设许可制度,商务部机构发信,要求出口商申请个别许可证。 这被视为贸易压力升级,针对中国最大买家地位。华盛顿认为中国采购占其出口近一半,一旦切断,中国企业原料短缺。报道称,中国塑料工厂将停产,产业链中断,经济受影响。企业如Enterprise Products 6月4日收到意图拒绝通知,三船总2.2百万桶乙烷无法出口。 Energy Transfer 6月3日也收类似信。出口量从5月257000桶/日降至6月低点。 美国媒体宣称这招狠,但实际执行中,本土产业也担忧,过剩乙烷需新买家。 6月27日,美国允许船只航行至中国但禁卸货,加剧不确定。 整个过程短暂,却显美国意图通过资源施压。进入7月,政策松绑,7月2日撤销对部分企业限制,7月3日报道Enterprise恢复出口,7月7日全面解除。 出口恢复,但事件暴露依赖风险。 中国石化基础厚,本土乙烷产能可扩,中石化中石油有技术,过去进口因美国价优环保便。一旦供应限,可转自产,成本虽升,但塑料价格有调整空间,不会大规模关停。 技术上,中国优化乙烯裂解,减原料耗,提升效。国际采购,转沙特加拿大,这些国输出强,与中国合作紧。 沙特石化跟中国密切,加拿大资源瞄亚洲市场。全球塑料增长缓,可再生材料兴起,分散风险。中国推进原料多样化,产业升级让供应链弹性强。美国举措扰动,但难真正制约中国塑料发展,反促本土创新。 乙烷事件中,美国想卡脖子,但中国底子厚,没那么容易。全球产业链 interdependence,本该互利,可贸易摩擦总搅局。中国坚持自力更生,技术进步是关键。这事提醒大家,依赖单一来源有隐患,得多元化。事实证明,美国那套没起大作用,中国塑料厂照样转。   再说,美国乙烷出口占其总产小部分,中国买走近半,可一旦限,国内库存堆,生产商压力大。 页岩气副产品,本就过剩,出口限等于自伤。EIA预测2025乙烷出口降80000桶/日,2026降177000桶/日。 中国这边,乙烯产能全球首,2024达5500万吨/年,乙烷基只占7.8%,其余靠石脑油煤制烯烃。 短缺时,库存够用,快速调整。 而事件源于贸易战,美国4月2日加关税,中国回击,但能源产品先豁免,后又针对乙烷。 中国外交部称美扰全球链,用科技贸易武器化。 没压力能挡中国自立。实际,限令自伤大,美国生产商游说,政策速松。 中国应对稳,进口2024达470万吨,全用于乙烯。 限后,转中东北美其他源。沙特等可增供,减美依赖。长期,中国推绿色转型,可降解材料挤市场,乙烷重要性降。 这事让我们看清,美国总找茬,但中国有招。塑料业关乎民生经济,稳链是大事。事实不是美国想的那样,中国厂不会轻易倒下。  

0 阅读:78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