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入9月后多晶硅限产限销开始,多晶硅企业尝试拉涨硅料价格,最高报价至55元/

雒城小七啊 2025-09-06 11:14:38

1、进入9月后多晶硅限产限销开始,多晶硅企业尝试拉涨硅料价格,最高报价至55元/千克。9月5日,多晶硅期货涨停,创阶段新高。

2、9月10-12日,包头硅业大会召开,将聚焦上游原材料,大概率将讨论能耗标准,如果标准修改超预期的话,将加速行业去产能。

3、为提升性能,英伟达在新一代Rubin处理器的开发蓝图中,计划把CoWoS先进封装环节的中间基板材料,由硅换成碳化硅(SiC)。目前台积电邀请各大厂商共同研发碳化硅中间基板的制造技术,英伟达第一代Rubin GPU仍会采用硅中间基板。但由于英伟达对性能进步的要求极高,当芯片内产生的热超过极限,就必须采用碳化硅,最晚2027年,碳化硅就会进入先进封装。

一、那什么是硅料、多晶硅、碳化硅呢?

硅料(工业硅)是基础原料,通过提纯得到多晶硅。

多晶硅再经过熔融铸锭或拉晶切片,制成多晶硅片或单晶硅片,进而用于制造光伏电池和半导体器件。

硅料(工业硅)和多晶硅属于同一种物质(单质硅)的不同纯度形态,它们处于同一条产业链的上下游。

而碳化硅在化学本质上就与前两者不同(它是化合物,SiC),它自成一条独立的材料和技术路线,并不属于硅料-多晶硅-单晶硅这条产业链的某个环节。

多晶硅主要价值在于其半导体性能,是制备集成电路和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的基础材料。

碳化硅作为宽禁带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因其高击穿场强、高导热性和耐高温等特性,特别适合制造高温、高频、大功率的电子器件(如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5G通信等领域)。

二、多晶硅概念股梳理

1、硅料生产企业:

通威股份(600438):多晶硅行业龙头,全球高纯硅料市占率超35%,其“TNC”技术可提升光电转换效率,产能规模大,成本控制优势显著,产品供应隆基、晶科等头部组件商。

大全能源(688303):国内先进的高纯多晶硅专业制造商,单晶硅片用料占比超99%,通过冷氢化等技术降低生产成本,N型硅料市占率30%,单吨成本处于行业最低水平。

特变电工(600089):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是国内领先的多晶硅生产商,具备多晶硅产能30万吨/年,依靠新疆煤电资源,打造“煤电硅一体化”模式。

鄂尔多斯(600295):持有内蒙古鄂尔多斯多晶硅业有限公司55.49%股权,2023年多晶硅产量1.76万吨,有8000吨扩产能技改项目,产能达到10000吨左右。

2、硅片及组件企业:

TCL%E4%B8%AD%E7%8E%AF(002129):主要业务为硅片制造,其母公司TCL科技控股的TCL环晟对上游硅料成本敏感。

隆基绿能(601012):全球光伏一体化龙头,业务覆盖硅棒、硅片等,硅料价格变动会影响其硅片和组件业务成本。

晶澳科技(002459):光伏一体化龙头企业,硅片及组件产能协同性强,组件出货量全球前三。

3、光伏设备厂商:

晶盛机电(300316):生产还原炉、冷氢化设备等,硅料厂产能扩张或技术升级会增加其设备订单。

双良节能(600481):多晶硅还原炉市占率第一,深度绑定通威、大全等头部企业,布局半导体级硅料设备,颗粒硅设备订单占比提升至30%。

东方电热(300217):是国内极少数批量化生产多晶硅冷氢化用电加热器的企业,也是国内唯一集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与工业电加热器设计、制造为一体的工业电加热器生产企业。

4、其他相关企业:

亿晶光电(600537):拥有从单晶硅棒/多晶硅锭到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和电池组件垂直一体化产业链。

南玻A(000012):完成了从高纯多晶硅材料、硅片加工到电池片及其组件、光伏压延玻璃等整条产业链的建设。

博威合金(601137):全资子公司康奈特的主营业务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多晶硅、单晶硅电池及组件。

京运通(601908):产品包括多晶硅锭及硅片等光伏产品,以及单晶硅生长炉、多晶硅铸锭炉等设备。

三、碳化硅概念股梳理

1、衬底环节:

天岳先进(688234):国内领先的碳化硅衬底材料生产商,全球少数掌握8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量产技术的企业,2024年订单总额超过13亿元,绑定英飞凌、博世等国际客户。

三安光电(600703):子公司湖南三安为碳化硅垂直产业链制造平台,与意法半导体拟设合资公司,其衬底月产能达1.2万片,2025年将实现翻倍扩张。

露笑科技(002617):控股公司合肥露笑建设碳化硅衬底晶片及外延晶片量产项目,2023年衬底产能已达20万片/年,2024年与东莞天域签订15亿元长单。

合盛硅业(603260):6英寸碳化硅衬底已全面量产,8英寸碳化硅衬底已开始小批量生产。

2、器件环节:

斯达半导(603290):国内唯一获得Tier1车规认证的碳化硅模块供应商,主要客户包括蔚来、小鹏等新能源车企,规划嘉兴基地年产8万颗全碳化硅模块。

时代电气(688187):原为中车集团旗下的轨道交通巨头,现已大举进入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器市场,自研的1200V SiC MOSFET导通电阻为全球最低之一。

扬杰科技(300373):依托自身功率器件制造经验,成功切入碳化硅SBD领域,1200V产品已获得AEC - Q101认证,并在光伏、充电桩等领域实现批量出货。

士兰微(600460):士兰明稼启动SiC功率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拟建成年产14.4万片6寸SiC功率器件芯片产能。

华润微(688396):公司已形成了系列化的碳化硅二极管和SiC MOSFET产品,相关产品正在上量和市场推广阶段。

国星光电(002449):布局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封测。

苏州固锝(002079):SiC器件涵盖肖特基二极管、MOSFET等。

芯朋微(688508):目前针对SiC器件结构和SiC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已展现成效,陆续推出车规级的SiC器件和内置SiC电源芯片等产品,均适用于目前新能源汽车400v/800v电压等级应用。

3、设备与材料环节:

晶盛机电(300316):全球碳化硅长晶炉市占率超50%,生产的碳化硅外延设备已销售,规划建立测试线,2024年碳化硅设备订单同比增长150%。

北方华创(002371):碳化硅长晶炉、刻蚀机设备龙头,国内市占率超60%,12英寸碳化硅设备进入验证阶段。

菲利华(300395):国内唯一通过国际半导体设备商认证的石英玻璃材料供应商,产品主要用于碳化硅长晶炉反应腔。

宁新新材(839719):子公司宁和达拥有碳化硅产品,协助主办了硅基负极材料研讨会。

东尼电子(603595):8英寸碳化硅衬底处于研发验证阶段,已有小批量订单,将持续推进验证量产进程。

民德电子(300656):高端特色工艺半导体晶圆代工,一期规划年产120万片6英寸硅基晶圆代工产能,并有少量8英寸硅基晶圆代工产能及6英寸碳化硅晶圆代工产能。

晶升股份(688478):2025年3月SEMICON展首次发布“多线切割机模型”,完善碳化硅长晶-切割-外延设备全链条能力,强化大尺寸晶圆加工技术储备。8英寸长晶设备覆盖80%国内碳化硅客户,全部交付并通过验收。

阿石创(300706):生产的碳化硅产品可对外批量供货,属于半导体材料企业。

0 阅读:1
雒城小七啊

雒城小七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