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一个刑满释放的土匪齐达榜,在赶车的路上,认出一70多岁衰弱的老农民,

熹然说历史 2025-09-07 01:34:39

1968年,一个刑满释放的土匪齐达榜,在赶车的路上,认出一70多岁衰弱的老农民,正是20年前杀害我党5名高级干部的凶手。 二十年的时光能改变一个人的容貌,却改变不了罪恶的本质。1968年秋天,承德山区的一次偶然相遇,让一桩震惊全党的血案重见天日。当年那个杀害我党五名高级干部的凶手,竟然以普通农民的身份隐姓埋名生活了二十多年,直到被昔日的手下意外认出。 1947年5月21日,中国共产党冀东区代表团,参加中共冀察热辽分局召开的第一次党代表会议后,返冀途中,在赤西县柴胡栏子村遭到国民党地方武装和”降队”近千人的袭击,虽然经过顽强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牺牲22人,其中代表团成员5人:苏林燕、王平民、胡里光、王克如、冀光。这起被称为”柴胡栏子事件”的惨案,是解放战争期间一次损失我党高级干部最多的突袭事件。 苏林燕,河北省丰润县苏庄人,牺牲时是冀东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年仅40岁。这些牺牲的同志都是红军时期的老革命,在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当时的冀东代表团从林西县返回时,本应有骑兵连护送,但关键时刻骑兵连却临阵逃脱,导致代表团孤军奋战。 参与这次袭击的主要匪首就是任伍芳和白金辉等人。李中权在村西头散步时,发现西200米处有背枪溜马的人,李中权认为从西南方向来的队伍不会是敌人。于是又问:“你们是哪部分的,不要误会!我们是八路军,冀东开会的”。这时敌人答话道:“你们是八路军,我们是九路军”。于是双方开枪射击,一场激烈的遭遇战开始了。 战斗异常惨烈。天亮时分,敌人攻进村子。代表团由院外撤至院内或屋里,已形成逐院逐屋的争夺战。敌人无法进屋,就上房扒房盖,刨屋子左、右、后三面的墙。对此代表团领导决定将所有的文件、密电码和一些随身带的东西销毁。在生死关头,王平民刚冲出大门口就被敌人打中,但他坚持往东跑了30米便倒下牺牲了。苏林燕冲出大门往东跑了70米也中弹在街上牺牲了。 事件发生后,这些土匪头目纷纷逃散。白金辉混入起义队伍,后来病死。其他匪首也相继被抓获处决,唯独任伍芳逃得无影无踪。他改名任万春,隐姓埋名躲在承德山区当农民,这一躲就是二十多年。 1968年,刚刚刑满释放的土匪齐达榜被安排到当地运输队工作。这天他赶车给南北营子村送农具,在田地里意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二十年过去了,但齐达榜还是一眼认出了当年的头目任伍芳。两人四目相对的瞬间,任伍芳脸色苍白,慌忙逃离。 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齐达榜最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主动到承德市公安局举报了任伍芳的藏身之处。公安部门经过调查核实,确认这个叫任万春的老农就是潜逃多年的土匪头目任伍芳。 1968年10月,任伍芳被抓获。面对确凿证据,他不得不交代了当年参与袭击冀东代表团的详细经过。经过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任伍芳被判处死刑,为二十年前牺牲的革命烈士伸张了正义。 这起案件的破获,不仅让柴胡栏子事件的真相大白于天下,也体现了人民政权对历史罪行的严厉追究。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无论罪犯隐藏得多深,正义的审判终将到来。苏林燕、王平民、胡里光、王克如、冀光等五位英烈的在天之灵,终于可以安息了。 历史不会忘记英雄,更不会放过罪犯。任伍芳以为改名换姓就能逃脱历史的审判,却不知道正义虽然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无论过去多少年,罪恶的种子终将结出苦果。各位读者,你们觉得齐达榜的选择对吗?对于这种历史罪行,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