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弄不太清楚东北义勇军、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东北人民自卫军、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些部队全都冠以“东北”的地名,可以肯定的一点便是全是活动在东北的部队。东北义勇军是“九一八”后不久由部分东北军旧部、部分旧警察以及当地的爱国民众等自发组成的抗日武装。 但是由于东北义勇军没有统一的指挥,各自为战,很容易被日军各个击破,再加上各部之间也互有摩擦,甚至出现了“大鱼吃小鱼”的情况,以至于各义勇军损失惨重,很快就坚持不去了。 1932年初,我党先后派杨林、杨靖宇、童长荣、赵尚志、冯仲云等在东北各地创建由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如红32军南满游击队、红33军汤原游击队、红36军江北独立师、红37军海龙游击队等。 在义勇军坚持不下去后,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成为东北地区最主要的抗日力量。1933年根据中央的指示,以东北各日游击队为基础组建了东北人民革命军,到了1936年初,东北人民革命军已发展到1万余人。 1936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与其他东北抗日武装统一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即东北抗联。抗联鼎盛时期拥有11个军共3万余人,后又根据部队作战区域的不同,各军合编为第一、二、三路军,分别接受南满省委、吉东省委、北满省委的领导。 到了1941年初,由于东北地区极端恶劣的作战环境,为保存革命力量,东北抗联余部数百人陆续撤往苏联休整,后统一合编为东北抗联教导旅,由原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任旅长。 1945年抗联教导旅随苏联红军回国作战,不久日军投降,同年9月,东北抗联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由周保中任总司令。 抗战胜利后不久,中央确定了进军东北的计划,并从各根据地抽调精锐开赴东北,东北人民自治军与前往东北的各部队合编为东北人民自卫军,由林彪任总司令,周保中任第三副总司令。1946年初,东北人民自卫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
外网上一位外国网友看完9.3阅兵后的真实评价:“我不是历史学家,但据我所知,我
【4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