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剧第一奸角”__《义不容情》里面的丁有康,真的是因为云姨的严厉以及大哥的宠溺一步一步走向罪恶深渊的吗?我在重温以后感慨良多,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上面这个论调大概是引发争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了,有的表示赞成,说是大哥丁有健对他的弟弟太溺爱,而他们的养母又对阿康太严厉,两相结合之下,所以造就了无情无义的丁有康。 反对的网友则表示,丁有健其实一向很有原则,除了帮助弟弟顶罪坐牢那一次,其他事情根本没有错,至于云姨,她的某些行为确实不妥当,但是绝对谈不上错误。 而在我自己看来呢,引发争论恰恰说明了这部剧的成功之处,每个主要的人物都不是单一的刻板印象化,而是有血有肉、优缺并存的大活人。 首先说明一点,这部剧是相当写实的,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同样的父母教育或者同样的成长环境,不同的兄弟姐妹其性格差异就是那么大,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基因的差异性,大家回想一下自己的身边人是不是这样的,比如性格外向与否、是否体贴懂事、是否孝顺父母等等。 放到这部剧来说,打一出生开始,丁有康的性格就已经决定以后的命运了。尤其是在前几集,各种细节对他的刻画特别准,比如,为了能够巴结上冯世邦这棵参天大树,他对母亲的悲惨经历那是抛之脑后,哪怕他的大哥再三告诫他,可他依然不理会,因为在他看来,有骨气远没有出人头地重要,其实按照他的聪明才智,老老实实考个律师执照根本没问题,可他就是想着走捷径。 再比如,他拿了助学金以后马上就开始炒股票、炒货币、买新车,而且面对大哥、家人基本上就没有实话了;他在仇人的企业上班,为了完成任务并且不耽误他约会,于是依靠花言巧语欺骗他的表妹阿华帮他干活,因为在他看来,能够利用一切的“资源”达到目的,这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聪明行为啊”,包括后来为了取悦冯耀国,就那么把自己的妹妹卖给对方了,为了能够监视冯耀国,又让自己的弟弟低三下四地服务冯耀国。差不多就是从进入大学以后一直到本剧结束,丁有康的嘴里基本上一句实话都没有了,哪怕是有短暂的真情流露(比如在和赵加敏交往时),一旦牵涉到切身利益,他的那些实话马上就不作数了。 而且在我看来,丁有康的致命缺点就在于贪心不足、欲望无尽,特别典型的情节是,当他已经有了赵加敏这位女朋友,对方的家族势力也不小,而他已经做到了高级经理,按照一般人的标准,他已经相当成功了。可是遇到冯美欣以后,他马上就想着抛弃赵加敏转而追求这位身份更高的二公主,老实说,就算他以后通过冯美欣掌握家族企业了,一旦遇到更有价值的女性,他绝对还会再做一次“陈世美”,说白了,由始至终他只爱自己一个人,不牵涉切身利益还能装一下,一旦自己受到威胁了,他可以出卖或者舍弃身边的所有人。 当然了,这个人物之所以叫人恨得牙痒痒,主要就在于他从来没有反思与后悔,他从来都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无比正确的,哪怕做了错事也是周围的所有人逼他的。很典型的一件事,他在出狱以后穷困潦倒,大哥再次帮了他一次。而他呢,不想着努力做事或者改善关系,而是出于嫉妒心理,竟然策划了下毒事件,妄想着毒死大哥一家,那样一来,大哥的亿万家产全都属于自己了。 看到没有,丁有康这个人物就是那种典型的利己主义者,只要有利可图,亲情对他来说一文不值。 别看最后两集他对自己的儿子特别好,但是我相信,如果到了危急关头,他的儿子“有价值”,他一样会果断抛弃的,没办法,他已经改不了了。 此外,最后两集也拍了,他在会面的时候情绪崩溃、痛哭流涕,但我并不觉得他是真心悔过了,就是单纯的怕死导致的,但凡有一丝机会让他脱身,你信不信,他绝对不会想到感恩或者痛改前非,而是百倍千倍地报复丁有健,因为他的底层逻辑就是这样——“错的是别人和这个世界,我为什么要改正?!” 关于丁有健这个人物我也说过了,他就做错了两件事,一件是帮助弟弟顶罪坐牢,于情于理其实都是错误的。其二,弟弟出狱以后,又给了他接触自己的机会了,说到底,他还是觉得对方是个人,只要是人应该都是会有反思的,然而事实证明,这个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类人,明明坏事做尽偏偏还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将你的看法打在评论区。
“港剧第一奸角”__《义不容情》里面的丁有康,真的是因为云姨的严厉以及大哥的宠溺
艳艳电影馆
2025-09-07 15:43:09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