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卯制度|古人的考勤管理到底有多严!

九思里看古今 2025-09-09 09:50:50
在没有电和电子仪器的古代,打卡是如何实现的呢?这就得提及古代的一种考勤制度——点卯。点卯制度的历史可追溯至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其词的来源可参考《诗经·齐风·鸡鸣》的“鸡既鸣矣,朝既盈矣”,意鸡鸣叫时,为上朝之时,当时官员需在鸡鸣时分到岗,此时恰好对应地支的“卯时”。 在古代的时间算法里,卯时所对应的时间大概为凌晨的5点至7点之间,古代的公务员需要在这个时间段到官衙参加“应卯”,部分高级官员还需要上朝和皇帝共同议事,既然是考勤制度,那么如果不幸迟到或者旷工了,又会受到什么惩罚呢? 唐代对于无故迟到或者旷工官员的惩法措施非常严厉,轻者罚俸,重者笞刑,情节更严重者甚至还要被判刑,可见古代官员的“考勤打卡”其实是被纳入刑法当中的。 之所以选择卯时开始工作,一方面是卯对应五行中的“木”,代表着东方和春天,象征万物生长和阳气升发,另一方面则因为卯时乃旭日东起,有辟户(开门)之意,后被引申为天门开,为好兆头,是古人所认为的最佳工作时刻,宜入朝议事、处理政务,所以这项制度贯穿了整个封建王朝,且在点卯时间上未有多大区别。 对于重视礼仪和秩序的古代社会而言,卯时上朝和报到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执行情况可反映出一个王朝的仪序和形象,同时也能体现官员们“清、慎、勤”的工作状态,这是君主统治管理和律法良好落实的有效证明。

0 阅读:17
九思里看古今

九思里看古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