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本质,是现代体系VS二战体系的一次代差战争。 1990年,伊拉克背负超500亿美元外债,其中近半来自邻国科威特。 科威特国土仅1.8万平方公里,石油储量却居世界第七,是伊拉克最大债主。 同年,科威特超配额增产石油,导致全球油价暴跌,伊拉克直接损失至少20亿美元,本就负债累累的经济雪上加霜。 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随即发难,指责科威特侵占其领土、偷盗油田,还宣称科威特“是伊拉克一部分”。 当时伊拉克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拥兵120万,装备7000辆坦克、超1000架飞机,底气十足。 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百万大军越过伊科边境。科威特守军仅2万,不到12小时,全境几乎沦陷,总统埃米尔乘直升机逃往沙特。随后萨达姆宣布,科威特成为伊拉克“第十九个省份”。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求其撤军,遭萨达姆拒绝。萨达姆认为美国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均以失败告终,不过是“纸老虎”,同时坚信自家百万大军与钢铁洪流足以抗衡。 美国联合34国组建多国部队,启动“沙漠盾牌”行动,半年内向沙特边境部署超50万兵力;萨达姆也不甘示弱,派80万军队对峙。 1991年1月17日,美国联合35国集结80万兵力、2000多架飞机、7个航母战斗群,发起“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正式打响。 美军首要目标是夺取绝对制空权 行动伊始,10架阿帕奇直升机关闭导航灯,以15米超低空飞行260公里,悄抵伊拉克两座雷达站。在5公里外发射40枚反辐射导弹,摧毁雷达,又在4公里外,以火箭弹和30毫米机炮横扫防空阵地,全程仅用10分钟,打开20公里宽的雷达缺口。 随后,数十架F-117隐形轰炸机穿越边境,直扑巴格达,摧毁通信设施以截断伊军指挥链;从沙特起飞的B-52轰炸机编队投下大量巡航导弹,精准打击供电厂与军事基地。 波斯湾航母群也发射数百枚制导导弹,攻击机场与交通枢纽。 凌晨2点,F-117对巴格达通信中心发起猛攻。巴格达2000多门高射炮因无雷达指引,只能盲目朝天扫射,未击落一架敌机。 次日,600多架美军战机按计划轰炸伊拉克重点军事基地。伊拉克派数百架苏式战机应战,却因装备落后,还发现美军就被击落,部分甚至未升空就遭导弹摧毁。5小时后,美军完全掌握制空权。 之后,美军为摧毁巴格达附近雷达站,先发射无人机作诱饵,引诱伊军防空炮开火。待伊军暴露雷达位置,美军轰炸机随即发射数百枚反雷达导弹,35座雷达站全被摧毁。 接下来38天里,美军发起300多次针对性轰炸,出动战机12万架次,投弹40万吨,仅损失22架战机,就消灭伊拉克400多架战机与10万名士兵,伊拉克通信、基础设施被炸得满目疮痍。 但萨达姆仍寄望地面战,认为120万兵力与7000辆坦克能将美军拖入战争泥潭。 1991年2月24日,美军启动“沙漠军刀”地面行动:集结60万兵力、近5000辆坦克、数万门火炮,配合波斯湾航母群,将数十万联军分为三路,部署在沙、伊、科三国边境。 行动打响后,美军海军陆战队在飞机掩护下穿越科威特边境。伊军因无前沿观察哨,只能盲目开炮,未摧毁一辆美军坦克;美军则以先进坦克、火炮轰击,配合武装直升机火箭弹与轰炸机空袭,20分钟内零伤亡突破伊军第一道防线。 面对雷区,美军用Mk排雷发射器引爆地雷,再以M60排雷坦克确认安全,快速开辟通道。推进40分钟后,美军又遇伊军防御阵地,依旧以“空中+地面”三位一体打击,瞬间摧毁阵地。两小时内,伊军节节败退,数千士兵投降。 2月26日,美军以1500辆坦克、3000门火炮猛攻伊拉克希拉城(攻占此地可直逼巴格达),打响海湾战争最大规模坦克会战。 美军炮兵集群在一个小时内,发射1.5万发炮弹,后方火箭炮投下超700万枚集束炸弹,轰炸持续1小时。 伊军用老旧装备反击,但精准度低下,不到1小时就损失惨重,向北逃窜。此役美军仅阵亡7人,伊军伤亡超2000人。 见大势已去,萨达姆下令伊军撤离科威特,还点燃科威特700口油田。这一举动激怒美军,在伊军撤离的80号公路上,美军战机狂轰滥炸,投下超500枚集束炸弹,造成上千伊军死亡,大量坦克、装甲车被毁,80号公路也被称为“死亡公路”。 1991年2月28日,伊拉克宣布投降,全面撤出科威特,历时42天的海湾战争落幕。此战伊拉克超10万人伤亡、7万人被俘,损失420架飞机、5100辆坦克与装甲车,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联军仅阵亡223人、负伤702人,损失62架飞机、25辆坦克。 总体来说,海湾战争的套路,是靠隐形战斗机摧毁伊拉克的防空导弹,然后用战斗机对地面进行单方面屠杀。这和二战的装甲集群对冲,完全不一样! 这场“降维打击”不仅震撼世界,也开启了全球对制空权争夺、精准打击、信息战与多军种协同的思考。
海湾战争本质,是现代体系VS二战体系的一次代差战争。 1990年,伊拉克背
烈火科学风暴
2025-09-09 12:43:16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