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会不会宣布与中国断交?说白了,特朗普下一步很可能就会要求其他国家对中国商品

漫聊小知识 2025-09-10 11:36:54

特朗普会不会宣布与中国断交?说白了,特朗普下一步很可能就会要求其他国家对中国商品加高关税,谁不加,他就取消那个国家的关税豁免,对它加税。这招中国幼儿园的小朋友早就玩过了:你和别人好,我就不和你好了! 答案其实很明显,断交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但他大概率会在关税上继续做文章,就像之前那样拿着关税大棒到处施压。 2018年的时候,特朗普就对从中国进口的几千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一开始是25%,后来还想继续往上加,虽然中间有过暂停,但这已经成了他处理贸易问题的惯用手段。 光2024年一年,两国之间的货物贸易额就达到了6882.8亿美元,美国商店里卖的手机、电脑、家具、玩具,一大半都是从中国进口的,而美国农民种的大豆、生产的飞机,也有很多卖到了中国。 这么深的联系,断交就意味着这些生意全没了,美国的商店货架会空一半,农民的大豆卖不出去,工厂的零件供不上,这根本不现实。 所以特朗普绝不会走断交这条路,他更擅长的是用关税当武器,既显得自己强硬,又不会把事情做绝。 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特朗普会像对付欧盟和墨西哥那样,逼着其他国家对中国商品加关税。 2025年6月,他就把进口钢铁和铝的关税从25%提高到50%,理由说是为了保护美国产业,加拿大、墨西哥这些盟友不同意,他就威胁说谁不配合就取消他们的关税豁免。 结果加拿大马上宣布要对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欧盟也准备了260亿欧元的反制措施,但特朗普根本不在乎,他觉得这样才能显出自己有魄力。 这种手段他早就用过很多次了。2025年7月,他又宣布要对欧盟和墨西哥的商品加征30%的关税,理由是欧盟贸易壁垒太高,墨西哥没管好移民和芬太尼问题。 他还在信里威胁说,谁要是敢反制,就加征更多关税,要是配合说不定还能调低税率。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套路,他用得可熟练了,接下来很可能就会用在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上。 为什么说他会盯着关税不放呢?因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实在太多了,而且都是老百姓日常要用的东西。比如手机、电脑这些机电产品,占了对美出口的40%到45%,还有家具、玩具这些生活用品占了25%到30%。 特朗普觉得只要提高关税,就能让美国消费者买中国商品的成本变高,转而买美国本土的产品。 但实际上,关税提高后,美国的罐头制造商首先就受不了了,因为他们用的钢材70%靠进口,成本涨了只能涨价卖给消费者,最后还是美国老百姓买单。 2025年7月,美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创了三年来最大涨幅,从食品到轮胎都在涨价,经济学家说这就是关税政策直接导致的。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还会把这种压力转嫁给其他国家。他会对那些和中国做生意多的国家说,你们必须对中国商品加税,不然我就对你们的商品加税。 就像他对墨西哥那样,墨西哥不配合,他就威胁要加征关税,逼得墨西哥不得不派代表团去美国谈判。 对于那些依赖美国市场的小国来说,这种威胁很管用,他们可能不得不暂时妥协,对中国商品提高关税。但这只会造成恶性循环,就像欧盟说的那样,大家互相加税,最后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有人可能会问,加关税真的能保护美国产业吗?其实不然。2020年有分析显示,特朗普对钢铁加征关税,虽然给钢铁行业增加了1000个工作岗位,但却让整个美国经济损失了7.5万个工作岗位。 因为用钢铁的汽车厂、罐头厂成本上升,不得不裁员减产。美国的电缆制造商就抱怨说,你可以加关税,但中国商品在全球市场的地位不是那么容易替代的,最后只能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吃亏。 特朗普这么做,还有个重要原因是给国内选民看。美国的铁锈地带那些制造业工人,是他争取选票的重要群体,他通过加关税显示自己在保护他们的工作。 就像2025年8月他发文说希望中国多买美国大豆,因为当时农民正等着收获,急需订单,这种表态能帮他争取农民的支持。但实际上,中国完全可以从南美买大豆,最后美国农民的订单并没有增加多少。 现在中美之间的关税暂停期限快到了,特朗普还没表态要不要延长,这本身就是一种施压。他很可能会先让暂停期限过期,让关税恢复,然后告诉其他国家,要么跟着美国一起对中国商品加税,要么就等着美国对他们加税。 这种手段虽然会引起很多国家不满,甚至遭到反制,但特朗普根本不在乎,他觉得只要能显出自己强硬,让美国看起来占了便宜就行。 断交这种彻底撕破脸的事他不会做,但用关税施压、逼着其他国家一起对中国商品加税,这种事他干得出来,而且很可能正在计划这么做。毕竟对他来说,关税这根大棒既好用又能给自己脸上贴金,何乐而不为呢?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