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才是幕后主使?9月9日,以色列出动15架最先进的F-35I隐身战斗机,直扑卡塔尔首都多哈,目标竟然是在那里参加和谈的哈马斯代表团。 F-35I能避开雷达探测,悄无声息地执行任务,选择在卡塔尔首都动手,显然是要传递一个信号:无论敌人在哪里,以军都有能力实施打击。 卡塔尔立马找以色列外交官提出正式抗议,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批评这是"侵犯主权",联合国秘书长则呼吁大家保持冷静,别让局势更糟。 美国嘴上说坚决支持以色列的安全,行动上却只是不痛不痒地呼吁各方冷静,这种左右摇摆的做派暴露了它在中东的尴尬处境,既得死保铁杆盟友以色列,又不敢得罪卡塔尔这个关键伙伴,毕竟美国在中东最大的军事基地就设在卡塔尔。 特朗普在事件后马上提出要谈"新防务合作",时机选择很微妙,这位前总统一向以强硬的中东政策著称,现在显然想借此机会再次展示自己的立场。 分析认为,以色列选择此时动手有几个原因:内塔尼亚胡政府国内压力大,需要展示强硬姿态,同时要阻止哈马斯通过和谈获得更多国际认可,当然,也可能是在试探美国新政府的底线。 值得一提的是,如此精准的军事行动需要强大的情报支持,虽然没直接证据,但以美两国密切的情报共享关系,让人很难相信美国对此完全不知情。 这件事对巴以和平进程的打击是致命的,哈马斯已经宣布退出所有谈判,并扬言要进行报复,这意味着短期内巴以问题更难解决了。 这场突袭也让我们看到现代战争的新变化:国界的重要性在下降,军事行动不再受地理限制,一个国家为了打击敌人,可以公然进入另一个主权国家,这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现在,中东又到了关键时刻,是陷入新一轮暴力循环,还是能在危机中找到转机?这就要看大国怎么幕后协调,以及地区领导人有没有足够的政治智慧了。 中东就像一盘大棋,而地区国家往往只是棋子,大国才是棋手,这次以色列突袭卡塔尔,再次让我们看到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模糊态度,这种模糊不是失误,而是故意为之。 美国在中东想要的东西很多:保证以色列安全、维护与海湾国家关系、遏制伊朗、稳定石油供应、反恐等等,当这些目标打架时,美国就采取"模糊策略",不明确表态,给自己留出回转余地。 这次事件中,美国的态度正是这样,一边是以色列,最铁的盟友,一边是卡塔尔,有美军重要基地,支持以色列会得罪卡塔尔,批评以色列又会伤害美以关系,所以只能说得模棱两可。 特朗普这时候跳出来谈"新防务",显然是有算计的,既向支持者展示自己对以色列的强硬立场,也是在为可能的重返白宫做准备。 现代战争技术让军事行动变得更容易了,隐身战机、无人机能让一个国家轻易对别国境内的目标实施打击,但技术的便利不能掩盖基本原则,国家主权应该得到尊重,这个先例一开,以后就乱套了。 中国在中东应该坚持"中立但建设性"的立场,不和任何一方绑太紧,因为和各方关系都不错,中国可以起到独特的调解作用,这既符合中国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稳定。 说到底,中东要想真正实现和平,还是要靠地区国家自己达成共识,外部大国可以帮忙搭桥,但不能强加方案,只有以色列和邻国都认识到"大家安全才是真安全",和平才可能真正实现。 中东这个火药桶,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爆,各国还是应该冷静下来,用对话代替对抗,用 外交代替暴力,毕竟,打仗没有赢家,和平没有输家。
美国才是幕后主使?9月9日,以色列出动15架最先进的F-35I隐身战斗机,直扑卡
物规硬核
2025-09-11 02:36:51
0
阅读:107
南瓜
哈马斯必须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