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江苏一名死刑犯整天抱着字典琢磨汉字,想靠发明创造逃过死刑,狱友都笑他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9-11 07:23:52

1994年,江苏一名死刑犯整天抱着字典琢磨汉字,想靠发明创造逃过死刑,狱友都笑他异想天开。可短短数月后,法院竟突然下发文件,撤销了对他的死刑判决! 1994年南京看守所,死刑犯钟开龙整天抱着一本破旧的《现代汉语词典》写写画画,狱友笑他“枪子儿上膛了还装文化人”,谁知几个月后法院真的送来改判文书——死刑变死缓! 这事得从钟开龙的人生跌宕说起。1984年他是全村骄傲,考进江苏省外贸学校,毕业后进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当开票员,21岁手握化工原料审批权。 80年代末市场经济火热,老同学找上门“走个后门给好处”,第一笔八千块好处费让他手抖,后来却越贪越猛,三年捞了上百万,够在南京买好几套房。 1990年审计查账出事,1992年法院判死刑,他才26岁。看守所里霉味混着镣铐声,他盯着铁窗想起以前报纸登过:上海少女发明汉字编码轰动全国。他突发奇想——搞出输入法算不算重大立功? 管教官给他字典和稿纸,他每天拆解7000汉字,铅笔写满编码方案。狱友嘲讽“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他充耳不闻,字典翻到起毛边。 第一次方案被专家批“漏洞百出”,二审维持死刑,他躲被子抹泪但没放弃,重新聚焦4000常用字优化编码。1993年夏天新方案提交,测试发现输入效率提了三成,在90年代电脑原始环境下,这突破惊动了法院。 1994年春,南京中院激烈争论:死刑犯的发明能否改判?按当时刑法,死刑前有重大立功可改死缓。最终认定他的输入法属“重大技术革新”,一纸文书下达看守所,全场炸锅。 后来他的编码被用于早期中文系统,据《法制日报》记载,此案成为1997年刑法修订“死缓期间重大立功”条款的参考案例。钟开龙因狱中持续革新获减刑,出狱后竟真把“痴人说梦”变成了汉字信息化研究的正途。 参考信息来源:《死刑犯狱中发明汉字输入法获改判》2012-08-15 北方网

0 阅读:567

评论列表

书夷

书夷

1
2025-09-11 08:50

以前条件差,所以监狱里涌现不少人才,现在监狱生活条件好了,服刑人员也就没有动力了,也就没有人才了

猜你喜欢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