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科斯没想到,这次菲律宾看似“顺利完成”的补给,是中方给的台阶,只是当他踩上这步台阶后,才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 菲律宾近日因南海之事再度闯入大众视野,而主角依旧是那艘在仁爱礁 “赖着不走” 长达 26 年的 “马德雷山号”。 9 月 6 日,菲律宾军方轻松宣告成功完成对这艘破旧军舰的补给工作,那语气,好似打了一场无声胜有声的漂亮胜仗。但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菲律宾这次的 “顺利”,远非表面这般简单。 1999 年,菲律宾以 “军舰故障” 为由,将这艘濒临报废的 “马德雷山号” 开到仁爱礁,从此便让它 “卡” 在那里,企图借此在仁爱礁 “占个地盘”。 可大家心里都清楚,仁爱礁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菲律宾这一做法毫无正当性可言。 这么多年过去,“马德雷山号” 在海风海浪的侵蚀下,早已破败不堪,仿佛随时都会散架。菲律宾一直试图对这艘非法 “坐滩” 的军舰进行补给和加固,可多次行动都在中国海警的严密管控下未能得逞。 从今年 2 月起,菲律宾小动作不断,3 月撞毁中国渔船,5 月翻炒 “南海仲裁案”,8 月更是派最大海警船 “梅尔乔拉・阿基诺” 号率领编队,妄图强行突破中方防线,给 “马德雷山号” 实施补给,结果在距离仁爱礁 100 多公里的南沙半月礁附近海域,就被中国海警成功驱离。 直到 9 月 5 日,中方基于人道主义考量,允许菲律宾进行一次补给任务。 船队得以顺利抵达仁爱礁,将食物、淡水和轮换人员送上军舰,全程都有中国海警密切监视,确保没有违禁物品。 这可是创纪录的最长补给间隔,此前一次补给还是在 5 月 16 日,船上的菲律宾士兵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苦苦坚守了 112 天,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濒临极限。 菲律宾完成补给后,看似达成了目标,可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难题。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失业率攀升,通胀率居高不下,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小马科斯上台后,经济未见起色,还因南海争端与中国关系紧张,导致贸易下降,军事开支却不断增加,让本就脆弱的财政雪上加霜。 反对党趁机指责政府为了一艘破旧军舰牺牲国家利益,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在国际上,菲律宾虽有美、日、澳等国声援,但在与中国的博弈中并未占到便宜。 美国虽承诺给予支持,可落实缓慢,远水解不了近渴。 菲律宾若想继续借助美国对抗中国,不仅难以实现自身利益,还可能让自己更深地陷入大国博弈的漩涡,进一步损害国家利益。 这次中方允许菲律宾补给,展现了大国的理性与克制,避免了区域紧张局势升级,同时也表明中国对仁爱礁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和实际控制权。 菲律宾在享受中方给予的 “台阶” 时,更应冷静思考,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通过理性与智慧,妥善解决争端,为国家和民众谋求真正的福祉,而不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陷入更深的困境。
就在刚刚,小马科斯坐不住了,作出一个事关中国重大决定。菲律宾媒体披露消息称
【6评论】【8点赞】
750先生
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