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9日晚接受馆长专访,狐狸尾巴终于藏不住了! 在采访中,馆长问她道:“统一

依秋聊趣 2025-09-11 11:45:24

郑丽文9日晚接受馆长专访,狐狸尾巴终于藏不住了! 在采访中,馆长问她道:“统一是不是国民党永远的痛?你怎么看?” 郑丽文说:“‘台独不可能,台独走不通’。今天的目标‘不是统一也不是独立’,我的目标是老百姓安居乐业,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这么简单。两岸要建立百年和平的基业,如何建立、基础是什么?在文化、艺术、体育等各方面有机的连接跟合作,水到渠成。” 这种两头绕的调调,早成了国民党近年的“招牌操作”。以前还敢提“九二共识”,现在新政纲连“一中各表”都悄悄删了,嘴上说要深化交流,实则把“统一”两个字当烫手山芋,捧也不是放也不是! 想当年马英九时期,“九二共识”还是两岸交流的“流量密码”,大陆来台留学生4.2万人,是2007年的50多倍,每年两岸往返人次能破500万,贸易顺差更是常年稳定在1500亿美元以上。 那时候,国民党敢提“一中各表”,哪怕是各说各话,至少还认“一中”这个根。可现在呢?为了躲民进党“卖台”的攻击,新政纲里悄悄把“一中各表”都删了,硬把“九二共识”曲解成“就是中华民国”,活生生把两岸共同政治基础改成了自说自话的独角戏。 2024年的选举,更是把这种“没担当”体现得淋漓尽致。明明非绿阵营加起来有59.95%的选票,比赖清德的40.05%多出近两成,可就因为蓝白两家为了谁当正谁当副吵到散伙,硬是把胜券在握的局面作没了。 后来民众党自己人都爆料,当时之所以不愿合作,竟是担心“侯柯配”就算赢了,民众党的政党票会被腰斩。结果呢?柯文哲拿了26.46%的票,看似风光,却把侯友宜的33.49%衬托得格外尴尬,最后让赖清德以相对多数捡了便宜。 更讽刺的是,郑丽文当时还骂党内“别在一个坑里摔多次”,转头自己就跳进了“不统不独”的同一个坑,这大概就是国民党的“祖传技能”吧。 郑丽文在采访里说要靠文化、体育交流“水到渠成”,可看看现在的交流现状:抗战时期国民党在永安复兴堡发展689名台湾党员,办《台湾研究季刊》明明白白宣告“台湾自始至终是中国的领土”;马英九时期两岸青年能坐下来谈文化认同,现在却只能搞些“篮球联谊”之类的表面功夫。更别说赖清德上台后,连大陆观光团都不让组团来台,这种情况下谈“百年和平基业”,未免太像画饼充饥。 国民党这套操作的代价,最终还是普通民众在买单。马英九任内新生儿还能增加1.5万人,因为大家相信“两岸不打仗”;可蔡英文执政到2022年,新生儿直接少了6.9万,年轻人连生孩子都怕“生在战时”。 2024年选举里,60%的民众明明想“下架民进党”,却因为蓝白分裂不得不接受赖清德的“新两国论”。这种“用选票教训民进党,却选出更糟结果”的悖论,说到底就是国民党不敢扛大旗导致的。他们既想占着“反台独”的立场稳住深蓝选票,又怕提“统一”得罪中间选民,结果两头不讨好。 郑丽文的“安居乐业”论,其实暴露了国民党的致命问题:把手段当成了目的。两岸交流确实能让老百姓过得好,但没有统一这个大方向,交流就成了无源之水。 抗战时期台湾同胞在复兴堡写下“光复台湾,振兴中华”的对联,靠的是明确的民族认同;马英九时期的繁荣,根基也是“九二共识”带来的和平稳定。现在国民党把“不统不独”当宝贝,早晚要摔跟头。 说到底,国民党这些操作不过是给“维持现状”披了层漂亮外衣。可现状从来不是静止的,要么向统一走近,要么被“台独”拖远。赖清德上台后搞“新两国论”,美国逼着台湾买军火、开放农产品市场,台湾年轻人连生孩子都要算战争风险,这就是回避统一的代价。郑丽文嘴里的“水到渠成”,要是没有“统一”这个闸门,最后只会变成“死水一潭”。 现在国民党大概也发现了,模糊策略越来越不管用。2024年“立委”选举他们虽然拿了52席,比民进党多1席,但领导人选举输了就是输了。民众党反思时也承认,当初要是合作,“赖清德根本赢不了”。 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就像郑丽文在专访里绕来绕去的话术,看似滴水不漏,实则早已把国民党的“狐狸尾巴”暴露在阳光下——不是不能统,是不敢统;不是不想赢,是怕担责。这种心态不改变,下次选举恐怕还得在同一个坑里继续摔跤。

0 阅读:0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